第八十七回 凤仙郡冒天致旱 孙大圣劝善施霖
第八十七回 凤仙郡冒天致旱 孙大圣劝善施霖
悟一子曰:此篇明修真者,必先积阴德,阴德未充,名虽美而无用,功垂成而忽隳,鬼神不能默佑,事业总属虚文,急须返躬内省,发大慈悲,戒谨精进,广施阴德。
何谓阴德?修己之天,以敬人之天,阴德也;暗中行方便,阴德也;施与不图报,阴德也;积善无人知,阴德也;不迫人于险,阴德也;隐人之丑恶,阴德也。
经云:“彼以祸来,我以福往;彼以怨来,我以德往。
”皆阴德之事,解灾消孽,广大无边。
《悟真》曰“大乐修之有易知”也,知由我,亦由天。
若非积行修阴德,动有群魔作孽障。
盖我命不由天,是造化之妙存乎我;由我亦由天,默想之功存乎天。
行者道:“但论积功累德,老孙送你一场大雨,”是此篇的旨。
称“凤仙郡”者,跨凤登仙之美郡,今不能阴积功德而阳卜虚名,虽阳为爱民,实阴以害民,民命倒悬,守实主之,天怒其可回乎?然郡侯上官“十分清正”,“爱民心重”,求雨济民,乃万善之事,即此一节,善念无穷,何以不能回天?曰:此阳德,非阴德也。
盖十分清正,则过于明,偏于义,如阳刚之烈,故曰“不仁”。
《洪范传》云:“若明则旱。
”明为阳刚,使无阴道以济之,膏泽不能下究,人事失于下,天道应于上,旱其征也。
故为上者惟存仁施济,广行阴德为要,不尚乎察察为明。
先贤有曰:“明而不恕,不如不明。
”尧之三宥,禹之下车,汤之解网,皆明而恕也。
臣子食禄天朝,奉命守土,体国爱民,职分宜然,何德之有?明德者,非人所知,而天独知之。
至于“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上官氏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冒犯上天”,乃阴恶也,亦人不及知,而天独知之。
夫民者,天之所生,天无不爱其所生,君子能体天之心以爱民,必受天之阴报,一定之理也。
爱民必自敬天始,故曰“敬天勤民”。
今上官氏不能敬天而反亵天,罪莫大焉!夫民以食为天,斋供者,民所仰食之天,天所养民之本也。
推倒喂狗,欺灭天、民,其为不仁,孰甚于此?故阳善万端,不能胜阴恶之一事。
是以圣人兢宥密,君子严幽独也。
夫阴者,独知之地;德者,有得于心。
非沽名,非钓誉。
屋漏为康衢,梦寐同白昼;精神呼吸,默通帝座,感应之速,有不捷于桴鼓哉!但获罪于天者,郡守也,何以降灾于兆民?守为风,而民为草:守不仁,则民不义。
上行下效,气类相感。
夙夜之负疚
何谓阴德?修己之天,以敬人之天,阴德也;暗中行方便,阴德也;施与不图报,阴德也;积善无人知,阴德也;不迫人于险,阴德也;隐人之丑恶,阴德也。
经云:“彼以祸来,我以福往;彼以怨来,我以德往。
”皆阴德之事,解灾消孽,广大无边。
《悟真》曰“大乐修之有易知”也,知由我,亦由天。
若非积行修阴德,动有群魔作孽障。
盖我命不由天,是造化之妙存乎我;由我亦由天,默想之功存乎天。
行者道:“但论积功累德,老孙送你一场大雨,”是此篇的旨。
称“凤仙郡”者,跨凤登仙之美郡,今不能阴积功德而阳卜虚名,虽阳为爱民,实阴以害民,民命倒悬,守实主之,天怒其可回乎?然郡侯上官“十分清正”,“爱民心重”,求雨济民,乃万善之事,即此一节,善念无穷,何以不能回天?曰:此阳德,非阴德也。
盖十分清正,则过于明,偏于义,如阳刚之烈,故曰“不仁”。
《洪范传》云:“若明则旱。
”明为阳刚,使无阴道以济之,膏泽不能下究,人事失于下,天道应于上,旱其征也。
故为上者惟存仁施济,广行阴德为要,不尚乎察察为明。
先贤有曰:“明而不恕,不如不明。
”尧之三宥,禹之下车,汤之解网,皆明而恕也。
臣子食禄天朝,奉命守土,体国爱民,职分宜然,何德之有?明德者,非人所知,而天独知之。
至于“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上官氏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冒犯上天”,乃阴恶也,亦人不及知,而天独知之。
夫民者,天之所生,天无不爱其所生,君子能体天之心以爱民,必受天之阴报,一定之理也。
爱民必自敬天始,故曰“敬天勤民”。
今上官氏不能敬天而反亵天,罪莫大焉!夫民以食为天,斋供者,民所仰食之天,天所养民之本也。
推倒喂狗,欺灭天、民,其为不仁,孰甚于此?故阳善万端,不能胜阴恶之一事。
是以圣人兢宥密,君子严幽独也。
夫阴者,独知之地;德者,有得于心。
非沽名,非钓誉。
屋漏为康衢,梦寐同白昼;精神呼吸,默通帝座,感应之速,有不捷于桴鼓哉!但获罪于天者,郡守也,何以降灾于兆民?守为风,而民为草:守不仁,则民不义。
上行下效,气类相感。
夙夜之负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