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悟一子曰:此炼神还虚之妙用,施为变化之上乘也。
前伏狮魔之心,而得初乘;伏象魔之性,而得中乘;末伏鹏魔之气,而得上乘。
来了真如之大道,虽曰心神居舍魔归性,而神气未曾合一浑忘,还之太虚,则此心性终滞于有,而不能超脱凡笼。
故大鹏不伏气,而狮、象亦复从,“魔群欺本性”也。
先师曰:“伏气不服气,服气须伏气。
服气不长生,长生须伏气。
”鹏不优气,是任真乙之气,纵横于天地而不能归伏,为魔滋大。
“狮”,喻心,属火,多猜,故色青。
火未发而烟起,火兼木也,为修道之领袖,行道之起脚,故称老魔。
擅其号曰“狮驼岭狮驼洞”。
“象”,喻性,属土,生金,故色白。
上寄体而位乎西,土兼金也,为载道之大力,体道之灵明,故得称二魔。
能伏二魔,则臻二乘法门,修性之妙用也。
大鹏者,即《庄子》所云北溟之鲲,化而为鹏,九万里而图南是也。
北溟,水也,“至阴肃肃,其中有阳。
”水中之鲲属阳,化而为鹏,九万里而图南,则极阳九之数。
而“至阳赫赫,遂乎大明之上”矣。
鹏为凤属,南方之朱雀也。
《石函记》曰:“朱雀炎空飞下来”,丹经所称“赤凤”同义,俱指真阳之气,而言修命之妙用也。
读《南华》者,亦知其为自言,而不知其实阐大道之要妙如此。
篇末如来说出“混沌初分,天开地辟,万物皆生。
凤凰又得交感之气,育生孔雀、大鹏”,以及“封为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诸语,明此气实所以生仙、佛、圣人、万物,绝非荒诞,故曰“佛母”。
狮、象皆跨于佛下,鹏独在于佛顶,先天至清之气也。
其封号“大明王”,亦本《逍遥游》“遂乎大明之上”之义,故能扩狮驼洞而独大之曰“狮驼国”。
后人读至此等言说,不解其妙,莫不骇为不经,未免作鷃鹍之笑。
悲哉! 篇首“老魔咬去八戒”,木火遭木火之魔;“二魔卷去沙僧”,土金遭土金之魔;“三魔挝去行者”,水金遭水金之魔。
捆在一处,因未能收伏,浑化归一,即是本性为魔,而欺本性也。
“一翅九万”,即“鹏抟九万”之义,前解已明。
唯阅九十九回中叙难内开“怪分三色”,为“六十二难”,则鹏怪赤色而金翅,北溟南抟,浑合狮、象二色,乃五行先天真乙之气,不显其色,不专其名,此其所以为大也。
前伏狮魔之心,而得初乘;伏象魔之性,而得中乘;末伏鹏魔之气,而得上乘。
来了真如之大道,虽曰心神居舍魔归性,而神气未曾合一浑忘,还之太虚,则此心性终滞于有,而不能超脱凡笼。
故大鹏不伏气,而狮、象亦复从,“魔群欺本性”也。
先师曰:“伏气不服气,服气须伏气。
服气不长生,长生须伏气。
”鹏不优气,是任真乙之气,纵横于天地而不能归伏,为魔滋大。
“狮”,喻心,属火,多猜,故色青。
火未发而烟起,火兼木也,为修道之领袖,行道之起脚,故称老魔。
擅其号曰“狮驼岭狮驼洞”。
“象”,喻性,属土,生金,故色白。
上寄体而位乎西,土兼金也,为载道之大力,体道之灵明,故得称二魔。
能伏二魔,则臻二乘法门,修性之妙用也。
大鹏者,即《
北溟,水也,“至阴肃肃,其中有阳。
”水中之鲲属阳,化而为鹏,九万里而图南,则极阳九之数。
而“至阳赫赫,遂乎大明之上”矣。
鹏为凤属,南方之朱雀也。
《石函记》曰:“朱雀炎空飞下来”,丹经所称“赤凤”同义,俱指真阳之气,而言修命之妙用也。
读《南华》者,亦知其为自言,而不知其实阐大道之要妙如此。
篇末如来说出“混沌初分,天开地辟,万物皆生。
凤凰又得交感之气,育生孔雀、大鹏”,以及“封为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诸语,明此气实所以生仙、佛、圣人、万物,绝非荒诞,故曰“佛母”。
狮、象皆跨于佛下,鹏独在于佛顶,先天至清之气也。
其封号“大明王”,亦本《逍遥游》“遂乎大明之上”之义,故能扩狮驼洞而独大之曰“狮驼国”。
后人读至此等言说,不解其妙,莫不骇为不经,未免作鷃鹍之笑。
悲哉! 篇首“老魔咬去八戒”,木火遭木火之魔;“二魔卷去沙僧”,土金遭土金之魔;“三魔挝去行者”,水金遭水金之魔。
捆在一处,因未能收伏,浑化归一,即是本性为魔,而欺本性也。
“一翅九万”,即“鹏抟九万”之义,前解已明。
唯阅九十九回中叙难内开“怪分三色”,为“六十二难”,则鹏怪赤色而金翅,北溟南抟,浑合狮、象二色,乃五行先天真乙之气,不显其色,不专其名,此其所以为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