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第2页
出世之道,必修伏此气。
倘专了心性以为真,则吾身后天之气,皆在其吞啖循环、轮复消化之中,万万不能脱根,而出其牢笼。
故前小钻风云:“我大王一口能吞十万天兵。
”又云:“我大王意欲争天。
”又云:“五百年前吃尽了狮驼国,夺了江山。
”即已伏此义矣。
“老魔赞其力量智谋,命小妖打水刷锅,抬出铁笼,烧火蒸僧,各散一块。
”又道:“捆在笼中,料应难脱。
”数个小妖轮流烧火,以待空心受用。
”言不能脱其五行轮流蒸气之中,而骨肉必至解散也。
“长老哭对行者道:‘怎么得命?’二僧亦一齐痛哭。
”言人皆不知有得命之道为可悲。
“行者笑道:‘师父放心,兄弟莫哭。
凭他怎的,决然无损。
’将其身出神,跳在半空。
”言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人欲得命,自有跳出其身之法也。
人生五行之中,如入铁笼中受蒸,火到候足,无有不肉烂骨糜。
故人之死,如日之有夜,无一获免。
得命之道,先在伏龙节欲制情,作灶底抽薪之法,而使火性不腾。
大圣遣北海龙王入锅下护持,伏龙抽薪也。
次在戒气怡情养心,开坦荡畅适之襟,而使气性不郁。
八戒发“闷气”、“出气”之论,因行者盖上而云“今夜必死”。
“长老嘤嘤啼哭”,明闷气之为魔,最可痛也。
八戒道:“咦!烧火的长官,添上些柴怎的,要了你的哩!”妙哉!天蓬身遭铁笼之惨遇,当危急之地,而潇洒玩弄如无事戏耍,然知其俯视一切,不足为魔,其胸怀为何如也?宜乎烧火小妖瞌睡寝息矣。
“行者现身来救,八戒道:‘救要脱根救,莫又要笼蒸。
’”谓能逃五行蒸气之外为脱根,不能逃五行蒸气之外为复笼。
倘修行之人不能超凡出世,虽德行无亏,仍在轮回之内,终是凡体生根,难免入笼复蒸之患。
故行者道:“若不为师父是个凡体,我三人不管怎的也走了。
”但此脱根出世之道,乃劈破鸿蒙、凿开混沌之大超脱,非不顾行检、算计爬墙之小法门。
师徒爬墙,而魔头忽起,纷纷拿住,势必复蒸,不省已错报怨于人,果有何益?然何以不复蒸,把唐僧抱住不放,入于锦香铁柜之中,设为生吃谣传之计?盖明世间一切旁门小术,俱是爬墙,必至入柜而后已。
若欲借此逃命,反自促其死,不必俟五行之气极而肉烂,即已自罹戾气而生就魔口矣。
伤哉;世人多犯魔口之夹生活嚼,三藏犹然,大圣闻之,能不心如刀搅,泪如泉涌而放声大哭?曰:“努力修行
倘专了心性以为真,则吾身后天之气,皆在其吞啖循环、轮复消化之中,万万不能脱根,而出其牢笼。
故前小钻风云:“我大王一口能吞十万天兵。
”又云:“我大王意欲争天。
”又云:“五百年前吃尽了狮驼国,夺了江山。
”即已伏此义矣。
“老魔赞其力量智谋,命小妖打水刷锅,抬出铁笼,烧火蒸僧,各散一块。
”又道:“捆在笼中,料应难脱。
”数个小妖轮流烧火,以待空心受用。
”言不能脱其五行轮流蒸气之中,而骨肉必至解散也。
“长老哭对行者道:‘怎么得命?’二僧亦一齐痛哭。
”言人皆不知有得命之道为可悲。
“行者笑道:‘师父放心,兄弟莫哭。
凭他怎的,决然无损。
’将其身出神,跳在半空。
”言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人欲得命,自有跳出其身之法也。
人生五行之中,如入铁笼中受蒸,火到候足,无有不肉烂骨糜。
故人之死,如日之有夜,无一获免。
得命之道,先在伏龙节欲制情,作灶底抽薪之法,而使火性不腾。
大圣遣北海龙王入锅下护持,伏龙抽薪也。
次在戒气怡情养心,开坦荡畅适之襟,而使气性不郁。
八戒发“闷气”、“出气”之论,因行者盖上而云“今夜必死”。
“长老嘤嘤啼哭”,明闷气之为魔,最可痛也。
八戒道:“咦!烧火的长官,添上些柴怎的,要了你的哩!”妙哉!天蓬身遭铁笼之惨遇,当危急之地,而潇洒玩弄如无事戏耍,然知其俯视一切,不足为魔,其胸怀为何如也?宜乎烧火小妖瞌睡寝息矣。
“行者现身来救,八戒道:‘救要脱根救,莫又要笼蒸。
’”谓能逃五行蒸气之外为脱根,不能逃五行蒸气之外为复笼。
倘修行之人不能超凡出世,虽德行无亏,仍在轮回之内,终是凡体生根,难免入笼复蒸之患。
故行者道:“若不为师父是个凡体,我三人不管怎的也走了。
”但此脱根出世之道,乃劈破鸿蒙、凿开混沌之大超脱,非不顾行检、算计爬墙之小法门。
师徒爬墙,而魔头忽起,纷纷拿住,势必复蒸,不省已错报怨于人,果有何益?然何以不复蒸,把唐僧抱住不放,入于锦香铁柜之中,设为生吃谣传之计?盖明世间一切旁门小术,俱是爬墙,必至入柜而后已。
若欲借此逃命,反自促其死,不必俟五行之气极而肉烂,即已自罹戾气而生就魔口矣。
伤哉;世人多犯魔口之夹生活嚼,三藏犹然,大圣闻之,能不心如刀搅,泪如泉涌而放声大哭?曰:“努力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