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悟一子曰:人只一心,有心者此心,无心者此心。
有心,有有心之真假;无心,有无心之真假。
其相貌体用无二。
若未能灭假从真,则二心互持混乱不分,是非莫辨,何能攒簇五行而修真寂灭? 此篇着笔行文,俱写二心扰乱情状,而提纲注意,其实在于“一体难修”句上。
盖“一体难修”之秘,即在“二心扰乱”之内。
故只在于打死猕猴之后,叙明“依旧合意同心”六字;作四句诗,以结出攒簇五行修丹本旨。
仙师说法传神之妙,可谓凿鬼窍而拔天根矣! 行者、沙僧“两道样光”,一本良心,一有疑意,已倒射起“合意同心”之义。
“二人洞外细看,果见一个行者,种种一般无二。
”是三藏放真行者时,一并放来也。
“搅在一处,不分真假”,乃伏于自己幽独之中,非他人可代为认识者。
故即落伽山神观之目,亦所难明。
何也?二心俱心,非外观所能见而使之一也。
即暗念紧箍之咒,亦所难剖。
何也?二心本一心,非咒语所能强别而使之二也。
虽有诸天之眼力,天正之照妖镜,亦所难辨。
何也?二心总一行者,目力有所不能穷,照鉴有所不能及也。
即知己莫如友,而后先变辙,隐显殊情,不可定也;知弟莫如师,而始合中离,忽来忽往,不可测也。
甚矣,真假二心之难认也!以其至幽至冥,而非可以显迹外貌观,是必仍于幽冥中求之。
故入幽冥森罗殿,而索之于猴簿;而无二心,并无一心,已于大闹时一笔勾之矣! 说到无心之谛,则知二心俱妄。
住而听之,自有真谛。
故地藏菩萨道:“且住!且住!等我着谛听与你听个真假。
”谛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
谛听俯伏在地,须臾知怪。
不曰“视”而曰“听”,不曰“听”而曰“谛听”。
黜聪堕明,而以心谛为听,明之广而聪之至也。
又“不可当面说破,不可助
有心,有有心之真假;无心,有无心之真假。
其相貌体用无二。
若未能灭假从真,则二心互持混乱不分,是非莫辨,何能攒簇五行而修真寂灭? 此篇着笔行文,俱写二心扰乱情状,而提纲注意,其实在于“一体难修”句上。
盖“一体难修”之秘,即在“二心扰乱”之内。
故只在于打死猕猴之后,叙明“依旧合意同心”六字;作四句诗,以结出攒簇五行修丹本旨。
仙师说法传神之妙,可谓凿鬼窍而拔天根矣! 行者、沙僧“两道样光”,一本良心,一有疑意,已倒射起“合意同心”之义。
“二人洞外细看,果见一个行者,种种一般无二。
”是三藏放真行者时,一并放来也。
“搅在一处,不分真假”,乃伏于自己幽独之中,非他人可代为认识者。
故即落伽山神观之目,亦所难明。
何也?二心俱心,非外观所能见而使之一也。
即暗念紧箍之咒,亦所难剖。
何也?二心本一心,非咒语所能强别而使之二也。
虽有诸天之眼力,天正之照妖镜,亦所难辨。
何也?二心总一行者,目力有所不能穷,照鉴有所不能及也。
即知己莫如友,而后先变辙,隐显殊情,不可定也;知弟莫如师,而始合中离,忽来忽往,不可测也。
甚矣,真假二心之难认也!以其至幽至冥,而非可以显迹外貌观,是必仍于幽冥中求之。
故入幽冥森罗殿,而索之于猴簿;而无二心,并无一心,已于大闹时一笔勾之矣! 说到无心之谛,则知二心俱妄。
住而听之,自有真谛。
故地藏菩萨道:“且住!且住!等我着谛听与你听个真假。
”谛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
谛听俯伏在地,须臾知怪。
不曰“视”而曰“听”,不曰“听”而曰“谛听”。
黜聪堕明,而以心谛为听,明之广而聪之至也。
又“不可当面说破,不可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