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闹金□左山右兜洞 如来暗示主人公 第2页
灵山也,灵台方寸地即是,忽然悟到如来境界,故曰:“初来贵地。
”如来曰:“你怎么独自到此?”盖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
“如来听说,将慧眼遥现,早已知识,对行者道;‘那怪物我虽知之,但且不可说破。
’”云此物唯须自己了悟,难假言说,所谓“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也。
又道:“我这里着法力助你。
”“行者道:‘如来助我什么法力?’如来即令十八尊罗汉开宝库,取十八粒金丹砂,各持一粒,与悟空助力。
陷住他,使他动不得身,拔不得脚。
”’妙矣哉!“十八”者,“木”也,解作木能克土为助力,乃据理空谈,叫人何处致力?十八粒金丹砂,令十八尊罗汉取之,各取一粒也。
“十八”加“各”为“格”,言能格此物,方能收此物,所谓“打开金宝藏,令人各认取”也。
故欲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在于格物。
“物”字从“牛”,《说文》云:“牛为大物。
天地之数,起于牵牛。
”天地得牵牛而成运,人身得诚意而协中。
然何以十八粒金丹砂又尽套去?金丹而曰“砂”,金丹之肤鞟也。
仙师特下此一转者,唯恐学人误认格物为博物.而未明格物之精义,终不能致知。
必能知至,方谓之能格物。
若只相物而不能真知,虽相尽羲皇以来之书,胸罗甲乙;格尽宇宙以内之物,博综动植,仍是远涉泛求,骛外逐末,与性命无关。
所谓“自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也。
亦何能使此物身不动,脚不挪,被伊—一圈去?“十八罗汉个个空手停云”,名称搜罗满腹之汉,实为停云空手之尊,格安在哉?必能知之至,然后能格之荆择善,则格之尽;惟精,则知之至。
择善以明理,惟精以执中,始能降伏此物而无难。
如来令降龙、伏虎二尊在后吩咐者,吩咐此也。
“二
”如来曰:“你怎么独自到此?”盖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
“如来听说,将慧眼遥现,早已知识,对行者道;‘那怪物我虽知之,但且不可说破。
’”云此物唯须自己了悟,难假言说,所谓“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也。
又道:“我这里着法力助你。
”“行者道:‘如来助我什么法力?’如来即令十八尊罗汉开宝库,取十八粒金丹砂,各持一粒,与悟空助力。
陷住他,使他动不得身,拔不得脚。
”’妙矣哉!“十八”者,“木”也,解作木能克土为助力,乃据理空谈,叫人何处致力?十八粒金丹砂,令十八尊罗汉取之,各取一粒也。
“十八”加“各”为“格”,言能格此物,方能收此物,所谓“打开金宝藏,令人各认取”也。
故欲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在于格物。
“物”字从“牛”,《说文》云:“牛为大物。
天地之数,起于牵牛。
”天地得牵牛而成运,人身得诚意而协中。
然何以十八粒金丹砂又尽套去?金丹而曰“砂”,金丹之肤鞟也。
仙师特下此一转者,唯恐学人误认格物为博物.而未明格物之精义,终不能致知。
必能知至,方谓之能格物。
若只相物而不能真知,虽相尽羲皇以来之书,胸罗甲乙;格尽宇宙以内之物,博综动植,仍是远涉泛求,骛外逐末,与性命无关。
所谓“自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也。
亦何能使此物身不动,脚不挪,被伊—一圈去?“十八罗汉个个空手停云”,名称搜罗满腹之汉,实为停云空手之尊,格安在哉?必能知之至,然后能格之荆择善,则格之尽;惟精,则知之至。
择善以明理,惟精以执中,始能降伏此物而无难。
如来令降龙、伏虎二尊在后吩咐者,吩咐此也。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