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悟一子曰:金丹之道,本于《周易》八卦,八卦本于《河图》。
天不爱道,龙马负图而出,接引万古迷蒙,所谓“无字之真经”也。
《洛书》一图,一、九、三、七,位四正;二、四、六、八,位四隅;五居中位。
盖金水相生,天一地四为一五;木火相生,地二天三为一五;土数居中,为一五。
五行攒簇,三五妙合,循环无已之真精也。
然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理数生成,顺逆颠倒,隐显莫测,莫非先天真一之气为之盘旋而已。
修丹至人,知五行顺行,木能生火;知五行颠倒,母隐子胎。
而火反生木,阳中有真阴,天三生木之真妙也。
知五行顺行,金能生水;知五行颠倒,于复产母。
而水反生金,阴中有真阳,地四生金之真地也。
知之者谓之明,不为外道所迷;得之者谓之神,不出元本所有。
子舆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知者知此,尽者尽此而已。
篇中装天、放天之喻,即袖里乾坤,壶中日月之义,原无奇异。
仙师特为演理标新,广布雅俗,使贤愚共见,以期明悟者默察而自得之。
如篇首“将八戒拿进洞去”,八戒,木也,兑金克之。
浸在净水池中。
八戒,木中有火,兑泽克之,顺行而遭魔也。
就图而论,三藏为太极。
“只见祥云缥缈,瑞气盘旋”,乃天地絪氲之象。
“行者在马前丢开解数,上三下四,左五右六”,如作敷演困文,因失其妙;解为三奇四正,五花六门,亦失其真。
马前解数,正示龙马《河图》之数。
天三生木,地四生金,三、四为金,木交并。
金木籍土而交并,故左五为天五生土,右六为地六成水。
举修丹
天不爱道,龙马负图而出,接引万古迷蒙,所谓“无字之真经”也。
《洛书》一图,一、九、三、七,位四正;二、四、六、八,位四隅;五居中位。
盖金水相生,天一地四为一五;木火相生,地二天三为一五;土数居中,为一五。
五行攒簇,三五妙合,循环无已之真精也。
然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理数生成,顺逆颠倒,隐显莫测,莫非先天真一之气为之盘旋而已。
修丹至人,知五行顺行,木能生火;知五行颠倒,母隐子胎。
而火反生木,阳中有真阴,天三生木之真妙也。
知五行顺行,金能生水;知五行颠倒,于复产母。
而水反生金,阴中有真阳,地四生金之真地也。
知之者谓之明,不为外道所迷;得之者谓之神,不出元本所有。
子舆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知者知此,尽者尽此而已。
篇中装天、放天之喻,即袖里乾坤,壶中日月之义,原无奇异。
仙师特为演理标新,广布雅俗,使贤愚共见,以期明悟者默察而自得之。
如篇首“将八戒拿进洞去”,八戒,木也,兑金克之。
浸在净水池中。
八戒,木中有火,兑泽克之,顺行而遭魔也。
就图而论,三藏为太极。
“只见祥云缥缈,瑞气盘旋”,乃天地絪氲之象。
“行者在马前丢开解数,上三下四,左五右六”,如作敷演困文,因失其妙;解为三奇四正,五花六门,亦失其真。
马前解数,正示龙马《河图》之数。
天三生木,地四生金,三、四为金,木交并。
金木籍土而交并,故左五为天五生土,右六为地六成水。
举修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