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神魔志怪是什么意思 > 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目录
    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悟一子曰:祖师慈悯世人根性迷钝,恐无有把握,到此惊疑,故此篇从实地上接引众生,使渠脚踏实地,而免疑惧畏葸也。

     噫!“凌云渡”、“独木桥”、“无底船”,可谓至险至虚矣,何以云脚踏实地?及分若不显露此旨,虑当日祖师制金丹之心不传,仙师代祖师制《西游》度世之心终不传。

    使庸人下士,茫茫苦海,无处着脚;凡夫俗子,汩汩轮回,没有出头。

    学佛坐禅者,如磨砖作镜,万无一成;学仙了道者,如画饼充饥,毫无实济;学圣尽性者,如对电穿针,当面错过。

    不如“凌云渡”、“独木桥”、“无底船”之正路,为脚踏实地者也。

     老子曰:“人之大患,以吾有身;吾若无身,又复何患!”盖人有身则有患,欲免大患,莫若体夫至道;欲体夫至道,莫若明夫本心。

    心者,道之体;道者,心之用。

    人能察心观性,则圆明自照,无为之用自成;不假施为,顿超彼岸;诸相顿离,纤尘不染;身不能累其性,境不能乱其真,一切大患,乌足为患!此上智达人,真体未亏,心若明鉴,鉴而不纳,随机应物,和而不倡,故能胜物而无伤,无上至真之妙道也!奈何世人根性迷钝,陷失本来,执有其身,而恶死悦生,故卒难了悟印证。

    黄老悲其贪着,乃以修生之术顺其所欲,渐次导之。

    此金丹之术,盖为中人设法,脚踏实地工夫,使其身有把握,可以渐登彼岸、紫阳真人于《悟真篇》阐之甚悉,于《后序》载之极详。

    此《西游》一书,仙师取唐僧一人由渐而悟为脚踏实地榜样。

    借取经之旨,于魔百难,引至“凌云渡”、“独木桥”、“无底船”之地,使其超脱尘凡,毋须疑畏。

    灵山绝顶,不外吾身而自得矣。

     请明“凌云”、“独木”、“无底”之实处;大道坦坦,如砥如矢,有何“凌云”、“独木”、“无底”之象?自人识趣卑暗,物欲障碍,彼岸高远,若凌云然,倘能尘视一切,旷然物表,养成浩然之气,充塞于凌云之渡矣;自人肆行无惮,幽隐自欺,内省危微,若独木然,倘能兢业小心,临深履薄,一则慎独之神,往来于独木之桥矣。

    岂非真履实践之境?然必有事焉,而非袭取而至;在格物焉,而非执一而能也。

    惟“无底船”又为“凌云”之难渡、“独木”之难行而设,难渡难行者,凡以爱身也。

    故欲渡而爱身,则必以船,以船则必以底。

    无底则是溺身,溺身则不如不渡不行,而何以为爱?不知有底,则爱身而反溺;无底,以不爱身而反不溺。

    何也?人不知有底之为虚,无底之为实也。

    船之有底者,人所日用之船,使之获身而不溺,人或畏溺而不用者有之矣;船之无底者,人所一用之船,使之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