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 第3页
,凡所一阅,终身不忘。
王仲舒为郎中,与马逢有善。
每责逢曰:“贫不可堪,何不求碑志见救?”逢笑曰:“适有人走马呼医,立可待否?” 裴佶常话:少时姑夫为朝官,有雅望。
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
如此安得不乱?”言未竟,阍者报寿州崔使君候谒。
姑夫怒呵阍者,将鞭之。
良久,束带强出。
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令秣马、饭仆。
姑曰:“前何倨而后何恭也?”及入门,有得色,揖佶曰:“且憩学院中。
”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絁千匹。
吕元膺为鄂岳都团练使,夜登城,女墙已锁。
守陴者曰:“军法:夜不可开。
”乃告言中丞自登。
守者又曰:“夜中不辨是非,虽中丞亦不可!”元膺乃归,明日擢守陴者为大职。
王锷累任大镇,财货山积,有旧客诫锷以积而能散之义。
后数日,客复见锷。
锷曰:“前所见教,诚如公言,已大散矣。
”客曰:“请问其目?”锷曰:“诸男各与万贯,女婿各与千贯矣!” 张圆者,韩弘旧吏。
初,弘秉节,事无大小委之。
后乃奏贬,圆多怨言,乃量移,诱至汴州,极欢而遣,次八角店,白日杀之,尽收所赂而还。
于頔任高洪,苛刻剥下,一道苦之。
小将陈仪,白日袖刃,刺洪于府,群胥奔溃。
洪走案库而伏,中刃七八不死。
武相元衡遇害,朝官震恐,多有上疏,请不穷究。
惟尚书左丞许孟容奏言:“当罪京兆尹,诛金吾铺官,大索求贼。
”行行然有前辈风采。
时京兆尹裴武问吏,吏曰:“杀人者未尝得脱。
”数日,果擒贼张晏辈。
裴晋公为盗所伤刺,隶人王义捍刃死之。
公乃自为文以祭,厚给其妻子。
是岁进士撰《王义传》者,十有二三。
近俗以权臣所居坊呼之,李安邑最著,如爵邑焉。
及卒,太常议谥,度支郎中张仲方驳曰:“吉甫议信不著,又兴兵戎,以害生物,不可美谥。
”其子上诉,乃贬仲方。
李载者,燕代豪杰,常臂鹰携妓以猎,旁若无人。
方伯为之前席,终不肯任。
载生栖筠,为御史大夫,磊落可观,然其器不及父。
栖筠生吉甫,任相国八年,柔而多智。
公惭卿,卿惭长,近之矣。
吉甫生德裕,为相十年,正拜太尉,清真无党。
李司空愬之讨吴元济也,破新栅,擒贼将李祐,将斩而后免之,解衣辍食,与祐卧起帐中半岁,推之肝胆,然后授以精甲,使为先锋。
虽祐妻子在贼中,愬不疑也。
夜冒风雪,行一百六十里,首缚元济而成大功,乃祐之力也。
德宗建中元年,贬御史中丞元令柔;二年,贬御史中丞袁高;三年,贬御史中丞严郢;四年,贬御史中丞杨顼。
皆四月晦,谈者为异。
及元和擒刘辟、李锜、吴元济,行大刑者,皆十一月朔。
岂偶然耳! 鉴虚为僧,颇有风格,而出入内道场,卖弄权势,杖杀于京兆府。
城中言鉴虚煮羊胛,传以为法。
卢昂,福建盐铁,赃罪大发,有瑟瑟枕,大如半斗,以金床承之。
御史中丞孟简案鞫旬月,乃得而进。
宪宗召市人估其价直,或云:“至宝无价。
”或云:“美石,非真瑟瑟也。
” 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
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
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
元和末,韩令始至长安,居第有之,遽命劚去,曰:“吾岂效儿女子耶!” 郝玭镇良原,捕吐蕃而食之,西戎大惧。
宪宗召欲授钺,睹其老耄乃止。
王忱为盩厔镇将,清苦肃下,有军士犯禁,杖而枷之,约曰:“百日而脱。
末及百日而脱者有三:我死则脱,尔死则脱,天子之命则脱。
非此,臂可折,约不可改也。
”由是秋毫不犯。
太和公出降回鹘,上御通化门送之,百僚立班于章敬寺门外。
公驻车幕次,百僚再拜,中使将命出幕,答拜而退。
长庆初,赵相宗儒为太常卿,赞郊庙之礼。
时罢相二十余年,年七十六,众论伏其精健。
右常侍李益笑曰:“是仆东府试官所送进士也。
” 田令既为成德所害,天子召其子布于泾州,与之举哀,而授魏博节度。
布乃尽出妓乐,舍鹰犬哭曰:“吾不回矣!”次魏郊三十里,跣足被发而入。
后力不可报,密为遗表,伏剑而终。
韦山甫,以石流黄济人嗜欲,故其术大行,多有暴风死者。
其徒盛言:“山甫与陶贞白,同坛受箓。
”以为神仙之俦。
长庆二年,卒于余干。
江西观察使王仲舒遍告人曰:“山甫老病而死,死而速朽,无小异于人者。
” 苏州重玄寺阁,一角忽垫,计其扶荐之功,当用钱数千贯。
有游僧曰:“不足劳人,请一夫斫木为楔,可以正也。
”寺従之。
僧每食毕,辄持楔数十,执柯登阁,敲椓其间,未逾月,阁柱悉正。
旧说:圣善寺阁,常贮醋数十瓮,恐为蛟龙所伏以致雷霆也。
王彦伯自言医道将行,时列三四灶,煮药于庭。
老少塞门而请,彦伯指曰:“热者饮此,寒者饮此,风者饮此,气者饮此。
”皆饮之而去。
翌日,各负钱帛来酬,无不效者。
宋清,卖药于长安西市。
朝官出入移贬,清辄卖药迎送之。
贫士请药,常多折券,人有急难,倾财救之。
岁计所入,利亦百倍。
长安言:“人有义声,卖药宋清。
” 扬州有王生者,人呼为“王四舅”,匿迹货殖,厚自奉养,人不可见。
扬州富商大贾,质库酒家,得王四舅一字,悉奔走之。
窦氏子,言家方盛时,有奴厚敛群従数宅之资,供白麦面。
医云:“白麦性平。
”由是恣食不疑,凡数岁,未尝生疾。
其后有奴告其谬妄,所输面乃常麦,非白麦也。
群従诸宅,一时暴热皆发。
故老言:五十年前,多患热黄,坊曲必有大署其门,以烙黄为业者。
灞浐水中,常有昼至暮去者,谓之“浸黄”。
近代悉无,而患腰脚者众耳,疑其茶为之也。
凡射雉兔头脚之法,云:先以加其头,次减其脚,以见脚除头,以本头除脚。
飞者在上,走者在下。
古之屋室,中为牖,东为户。
故今语曰:“二十三日正南,二十五日当户。
” 或说天下未有兵甲时,常多刺客。
李汧公勉为开封尉,鞫狱,狱囚有意气者,感勉求生。
勉纵而逸之。
后数岁,勉罢秩,客游河北,偶见故囚。
故囚喜迎归,厚待之,告其妻。
曰:“此活我者,何以报德?”妻曰:偿缣千匹可乎?”曰:“未也。
”妻曰:“二千匹可乎?”亦曰:“未也。
”妻曰:“若此,不如杀之。
”故囚心动。
其僮哀勉,密告之。
勉衩衣乘马而逸。
比夜半,行百余里,至津店。
店老父曰:“此多猛兽,何敢夜行?”勉因话言。
言未毕,梁上有人瞥下曰:“我几误杀长者!”乃去。
未明,携故囚夫妻二首,以示勉。
贞元中,长安客有买妾者,居之数年,忽尔不所之。
一夜,提人首而至,告其夫曰:“我有父冤,故至于此,今报矣。
”请归,泣涕而诀,出门如风。
俄顷却至,断所生二子喉而去。
王仲舒为郎中,与马逢有善。
每责逢曰:“贫不可堪,何不求碑志见救?”逢笑曰:“适有人走马呼医,立可待否?” 裴佶常话:少时姑夫为朝官,有雅望。
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
如此安得不乱?”言未竟,阍者报寿州崔使君候谒。
姑夫怒呵阍者,将鞭之。
良久,束带强出。
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令秣马、饭仆。
姑曰:“前何倨而后何恭也?”及入门,有得色,揖佶曰:“且憩学院中。
”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絁千匹。
吕元膺为鄂岳都团练使,夜登城,女墙已锁。
守陴者曰:“军法:夜不可开。
”乃告言中丞自登。
守者又曰:“夜中不辨是非,虽中丞亦不可!”元膺乃归,明日擢守陴者为大职。
王锷累任大镇,财货山积,有旧客诫锷以积而能散之义。
后数日,客复见锷。
锷曰:“前所见教,诚如公言,已大散矣。
”客曰:“请问其目?”锷曰:“诸男各与万贯,女婿各与千贯矣!” 张圆者,韩弘旧吏。
初,弘秉节,事无大小委之。
后乃奏贬,圆多怨言,乃量移,诱至汴州,极欢而遣,次八角店,白日杀之,尽收所赂而还。
于頔任高洪,苛刻剥下,一道苦之。
小将陈仪,白日袖刃,刺洪于府,群胥奔溃。
洪走案库而伏,中刃七八不死。
武相元衡遇害,朝官震恐,多有上疏,请不穷究。
惟尚书左丞许孟容奏言:“当罪京兆尹,诛金吾铺官,大索求贼。
”行行然有前辈风采。
时京兆尹裴武问吏,吏曰:“杀人者未尝得脱。
”数日,果擒贼张晏辈。
裴晋公为盗所伤刺,隶人王义捍刃死之。
公乃自为文以祭,厚给其妻子。
是岁进士撰《王义传》者,十有二三。
近俗以权臣所居坊呼之,李安邑最著,如爵邑焉。
及卒,太常议谥,度支郎中张仲方驳曰:“吉甫议信不著,又兴兵戎,以害生物,不可美谥。
”其子上诉,乃贬仲方。
李载者,燕代豪杰,常臂鹰携妓以猎,旁若无人。
方伯为之前席,终不肯任。
载生栖筠,为御史大夫,磊落可观,然其器不及父。
栖筠生吉甫,任相国八年,柔而多智。
公惭卿,卿惭长,近之矣。
吉甫生德裕,为相十年,正拜太尉,清真无党。
李司空愬之讨吴元济也,破新栅,擒贼将李祐,将斩而后免之,解衣辍食,与祐卧起帐中半岁,推之肝胆,然后授以精甲,使为先锋。
虽祐妻子在贼中,愬不疑也。
夜冒风雪,行一百六十里,首缚元济而成大功,乃祐之力也。
德宗建中元年,贬御史中丞元令柔;二年,贬御史中丞袁高;三年,贬御史中丞严郢;四年,贬御史中丞杨顼。
皆四月晦,谈者为异。
及元和擒刘辟、李锜、吴元济,行大刑者,皆十一月朔。
岂偶然耳! 鉴虚为僧,颇有风格,而出入内道场,卖弄权势,杖杀于京兆府。
城中言鉴虚煮羊胛,传以为法。
卢昂,福建盐铁,赃罪大发,有瑟瑟枕,大如半斗,以金床承之。
御史中丞孟简案鞫旬月,乃得而进。
宪宗召市人估其价直,或云:“至宝无价。
”或云:“美石,非真瑟瑟也。
” 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
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
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
元和末,韩令始至长安,居第有之,遽命劚去,曰:“吾岂效儿女子耶!” 郝玭镇良原,捕吐蕃而食之,西戎大惧。
宪宗召欲授钺,睹其老耄乃止。
王忱为盩厔镇将,清苦肃下,有军士犯禁,杖而枷之,约曰:“百日而脱。
末及百日而脱者有三:我死则脱,尔死则脱,天子之命则脱。
非此,臂可折,约不可改也。
”由是秋毫不犯。
太和公出降回鹘,上御通化门送之,百僚立班于章敬寺门外。
公驻车幕次,百僚再拜,中使将命出幕,答拜而退。
长庆初,赵相宗儒为太常卿,赞郊庙之礼。
时罢相二十余年,年七十六,众论伏其精健。
右常侍李益笑曰:“是仆东府试官所送进士也。
” 田令既为成德所害,天子召其子布于泾州,与之举哀,而授魏博节度。
布乃尽出妓乐,舍鹰犬哭曰:“吾不回矣!”次魏郊三十里,跣足被发而入。
后力不可报,密为遗表,伏剑而终。
韦山甫,以石流黄济人嗜欲,故其术大行,多有暴风死者。
其徒盛言:“山甫与陶贞白,同坛受箓。
”以为神仙之俦。
长庆二年,卒于余干。
江西观察使王仲舒遍告人曰:“山甫老病而死,死而速朽,无小异于人者。
” 苏州重玄寺阁,一角忽垫,计其扶荐之功,当用钱数千贯。
有游僧曰:“不足劳人,请一夫斫木为楔,可以正也。
”寺従之。
僧每食毕,辄持楔数十,执柯登阁,敲椓其间,未逾月,阁柱悉正。
旧说:圣善寺阁,常贮醋数十瓮,恐为蛟龙所伏以致雷霆也。
王彦伯自言医道将行,时列三四灶,煮药于庭。
老少塞门而请,彦伯指曰:“热者饮此,寒者饮此,风者饮此,气者饮此。
”皆饮之而去。
翌日,各负钱帛来酬,无不效者。
宋清,卖药于长安西市。
朝官出入移贬,清辄卖药迎送之。
贫士请药,常多折券,人有急难,倾财救之。
岁计所入,利亦百倍。
长安言:“人有义声,卖药宋清。
” 扬州有王生者,人呼为“王四舅”,匿迹货殖,厚自奉养,人不可见。
扬州富商大贾,质库酒家,得王四舅一字,悉奔走之。
窦氏子,言家方盛时,有奴厚敛群従数宅之资,供白麦面。
医云:“白麦性平。
”由是恣食不疑,凡数岁,未尝生疾。
其后有奴告其谬妄,所输面乃常麦,非白麦也。
群従诸宅,一时暴热皆发。
故老言:五十年前,多患热黄,坊曲必有大署其门,以烙黄为业者。
灞浐水中,常有昼至暮去者,谓之“浸黄”。
近代悉无,而患腰脚者众耳,疑其茶为之也。
凡射雉兔头脚之法,云:先以加其头,次减其脚,以见脚除头,以本头除脚。
飞者在上,走者在下。
古之屋室,中为牖,东为户。
故今语曰:“二十三日正南,二十五日当户。
” 或说天下未有兵甲时,常多刺客。
李汧公勉为开封尉,鞫狱,狱囚有意气者,感勉求生。
勉纵而逸之。
后数岁,勉罢秩,客游河北,偶见故囚。
故囚喜迎归,厚待之,告其妻。
曰:“此活我者,何以报德?”妻曰:偿缣千匹可乎?”曰:“未也。
”妻曰:“二千匹可乎?”亦曰:“未也。
”妻曰:“若此,不如杀之。
”故囚心动。
其僮哀勉,密告之。
勉衩衣乘马而逸。
比夜半,行百余里,至津店。
店老父曰:“此多猛兽,何敢夜行?”勉因话言。
言未毕,梁上有人瞥下曰:“我几误杀长者!”乃去。
未明,携故囚夫妻二首,以示勉。
贞元中,长安客有买妾者,居之数年,忽尔不所之。
一夜,提人首而至,告其夫曰:“我有父冤,故至于此,今报矣。
”请归,泣涕而诀,出门如风。
俄顷却至,断所生二子喉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