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穿越宋末,海上发家 > 第97章 海耕新篇

第97章 海耕新篇 第3页

目录
    海日志上画下新图腾:火铳枪管化作鲸鱼的喷水孔,扳机护圈是海龟的背甲,螺旋纹里游动着不同海域的鱼种。

    “贵方的技术,”他的羽毛笔蘸着珊瑚墨,“不再是冰冷的器械,而是海洋的新器官。

    ” 深夜的舰桥上,小苏望着声呐屏上的鲸鱼歌声频谱,忽然发现其振动频率与雷生之铳埋骨地的土壤共振频率相同——那是文明的根系在深海与陆地的遥相呼应。

    她取出父亲临终前赠予的“文明之种”,种子在苏月晶的光照下,竟显形出与船头雕塑相同的螺旋纹。

     “阿爹说火铳的尽头是种子,”她将种子放入“海洋共生舱”,看着它在珊瑚苗圃扎根,“现在种子的尽头,是让整个海洋都成为文明的子宫。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海面,船头的火铳雕塑自动转向东方,那里是小苏即将探索的美洲西海岸,传说中玛雅人已在使用火铳纹的改良版“水镜耕具”。

     晨雾中的七洲洋,“星火Ⅱ号”的甜火灯与火铳水母的荧光连成光链,在海面画出比任何海图都更美丽的航路。

    燕云摸着战袍上流动的火铳纹,忽然明白:文明的迭代从不是颠覆,而是像海洋接纳河流般,让每代人的智慧都成为新的潮汐——曾经的火铳是耕海的犁铧,现在是海洋的琴弦,未来,还会成为连接星空的桥梁。

     波斯商队的信鸽带来了欧洲的消息:威尼斯人正在亚得里亚海建造火铳形的人工珊瑚礁,伦敦的学者们从火铳年轮中破译出气候变迁的密码。

    小苏望着舷窗外游过的幼鲸,它们的背鳍上,不知何时多了道类似火铳膛线的天然纹路——这或许就是文明最美的进化:当技术学会与自然共舞,连海洋的生灵,都会主动接纳文明的温柔印记,让每个浪头,都成为共生的新篇。

     喜欢穿越宋末,海上发家请大家收藏:()穿越宋末,海上发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