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穿越宋末,海上发家 > 第96章 文明年轮

第96章 文明年轮

目录
    大德十三年夏至,琼州的火山林里,十六岁的黎族少女奥雅正跟着祖父丈量一棵百年红桧。

    树干横截面上,清晰的火铳形年轮让老人的指尖颤抖——五道螺旋纹围绕着树心,每道纹路的间距恰好对应着火铳轮作制的“七旋休耕”周期,“这是1294年种下的树,”他的弯刀刀柄刻着火铳纹,“那年你阿太参与了耕海舰首航。

    ” 红桧年轮的火铳纹并非天然形成:当年雷生之铳的甜火结晶碎末随雨水渗入土壤,改变了树木生长的化学信号,使木质部在每年春分自动形成螺旋状密度差异。

    奥雅的显微镜下,年轮的木质纤维竟排列成火铳膛线的微观结构,“看这里,”她指着年轮中心的亮点,“是苏月晶的金属离子,像文明的胎记。

    ” 更神奇的是海岸边的椰树,树干上的火铳纹年轮会随潮汐变化明暗——那是耕海舰沉没的甜火防藤壶涂料渗入沙滩,让椰树的年轮成为海洋文明的潮汐记录仪。

    波斯学者马吉德的孙子、文明年轮学创始人易卜拉欣,正用银制火铳形探针提取年轮样本,“每道纹路都是首航日记,”他的琉璃镜片映着年轮的螺旋,“1299年非洲共生图腾的那次航行,让椰树年轮多了道太阳纹的凸起。

    ” 琼州西部的盐碱地开垦现场,年轻的元军后裔阿巴斯正指挥佃户保留火铳轮作的旧垄。

    “这些螺旋沟不能平,”他的狼头纹皮靴踩过已硬化的田埂,“阿爷说这是1289年第一版轮作制的活化石,每道沟的弧度都能讲出当年硝石去爆法的故事。

    ”田埂边缘,不知何人用珊瑚粉画出火铳与狼头共衔麦穗的简笔图腾,与新翻的土壤形成时光的叠影。

     在黎族村寨的梯田,奥雅的母亲正在演示“活态年轮耕作”:用雷生之铳的复刻版丈量田亩,铳尖划过的地方,去年的轮作沟会自动显形为荧光轨迹——那是甜火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