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回 二僧荡怪闹龙宫 群圣除邪获宝贝
第六十三回 二僧荡怪闹龙宫 群圣除邪获宝贝
悟一子曰:道非虚悟,修是实功。
下手要着,先唯制眼。
《阴符经》曰:“其机在目。
”《正道百字诀》云:“真常须在目,在目气随精。
”《易》称“仰观俯察”;老云“观徼观妙”;佛说“静观止观”,复圣请事“四勿”,视为之首;臞仙著述“三要”,目为之枢。
至谓“道在目前,顾諟明命”,自古圣贤仙真佛祖、经传诗词,无不以目为要机。
奈何世人辜负天赋,空具两眼,作障作翳,甘瞥甘窥,莫能洞瞩熟睹!此即祭赛国所谓“肉眼凡胎”者,岂知上仙古佛菩萨,现在目前乎? 大圣火眼金睛,何藉两妖做眼?“把两个小妖带去作眼”,正明首先下手工夫,在制两眼也。
大圣拔毛可变刀,此何独将金箍棒变一戒刀?“一割妖耳,一割妖唇,撇在水里,说我齐天大圣在此?”明举动务执一定之理以为戒,使耳勿作妖听,口勿张妖言,两眼入于碧波而无蔽;戒动、戒耳、戒口,总是戒目。
惟欲其瞩目,真一上仙之齐天大圣在此也。
“两妖报道:‘祸事了’”,告戒也;驸马笑道:‘泰岳放心”’,不知戒也。
“使一柄月牙铲,叫道:‘是什么齐天大圣?我偷宝贝,与你何干?却无故伤我头目,又上我宝山厮闹!’”“明”者,日月之力也。
目之明者如日月。
今驸马使月牙铲,乃勾月之偏光,目不能识大圣,而汩没宝贝,谬视宝山,反以戒目为伤我目也。
行者道:“贼怪甚不达理!我虽不受王惠,你偷他的宝贝,僧人是我同气,我怎不与他出力辨明?”盖立德非由于感恩,施功不专为一己,无我相、人相、众生相而为明也。
“大圣先加一棒,八戒后筑一钯。
那怪九头,转转都是眼”。
即不能鉴前而知止,又不能顾后而知戒,眼虽多,亦奚以为? “现了本象,十分凶恶。
八戒道:‘是甚血气生此禽兽?’”正道有云:“禽即兽。
”夫禽两翼,兽四足,何以言即?《礼》云:“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兽兼禽言也。
此九头多目,是甚禽兽?禽兼兽言,极言其非人类,而并非一禽一兽所得而名状也。
“那怪展翅斜飞,半腰里又伸出一个头来,将八戒咬去,欢喜贺功”。
拟其斜行瞥见,偏听狂啮,全与“四勿”相反,而不知鉴戒,妄自称雄也。
“行者复变螃蟹,咬断索子,救脱八戒;使个隐身法,偷出钉钯,递与八戒。
”蟹者,解也,难之散也。
隐者,潜也,昭之孔也。
盖解脱纠缠,使潜行戒性也。
“八戒打进宫殿,破门碎器,惊起老幼
下手要着,先唯制眼。
《
”《正道百字诀》云:“真常须在目,在目气随精。
”《易》称“仰观俯察”;老云“观徼观妙”;佛说“静观止观”,复圣请事“四勿”,视为之首;臞仙著述“三要”,目为之枢。
至谓“道在目前,顾諟明命”,自古圣贤仙真佛祖、经传诗词,无不以目为要机。
奈何世人辜负天赋,空具两眼,作障作翳,甘瞥甘窥,莫能洞瞩熟睹!此即祭赛国所谓“肉眼凡胎”者,岂知上仙古佛菩萨,现在目前乎? 大圣火眼金睛,何藉两妖做眼?“把两个小妖带去作眼”,正明首先下手工夫,在制两眼也。
大圣拔毛可变刀,此何独将金箍棒变一戒刀?“一割妖耳,一割妖唇,撇在水里,说我齐天大圣在此?”明举动务执一定之理以为戒,使耳勿作妖听,口勿张妖言,两眼入于碧波而无蔽;戒动、戒耳、戒口,总是戒目。
惟欲其瞩目,真一上仙之齐天大圣在此也。
“两妖报道:‘祸事了’”,告戒也;驸马笑道:‘泰岳放心”’,不知戒也。
“使一柄月牙铲,叫道:‘是什么齐天大圣?我偷宝贝,与你何干?却无故伤我头目,又上我宝山厮闹!’”“明”者,日月之力也。
目之明者如日月。
今驸马使月牙铲,乃勾月之偏光,目不能识大圣,而汩没宝贝,谬视宝山,反以戒目为伤我目也。
行者道:“贼怪甚不达理!我虽不受王惠,你偷他的宝贝,僧人是我同气,我怎不与他出力辨明?”盖立德非由于感恩,施功不专为一己,无我相、人相、众生相而为明也。
“大圣先加一棒,八戒后筑一钯。
那怪九头,转转都是眼”。
即不能鉴前而知止,又不能顾后而知戒,眼虽多,亦奚以为? “现了本象,十分凶恶。
八戒道:‘是甚血气生此禽兽?’”正道有云:“禽即兽。
”夫禽两翼,兽四足,何以言即?《礼》云:“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兽兼禽言也。
此九头多目,是甚禽兽?禽兼兽言,极言其非人类,而并非一禽一兽所得而名状也。
“那怪展翅斜飞,半腰里又伸出一个头来,将八戒咬去,欢喜贺功”。
拟其斜行瞥见,偏听狂啮,全与“四勿”相反,而不知鉴戒,妄自称雄也。
“行者复变螃蟹,咬断索子,救脱八戒;使个隐身法,偷出钉钯,递与八戒。
”蟹者,解也,难之散也。
隐者,潜也,昭之孔也。
盖解脱纠缠,使潜行戒性也。
“八戒打进宫殿,破门碎器,惊起老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