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
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
悟一子曰:此篇承上红孩能正性而参悟大慈,真心明则野心化,起下黑鼍不能养真性而翻波逐流,妄心动则真性摇,以结性由心动而不善养气之害。
上是存其心,此是养其性也。
菩萨收去海水,童子归了正果,行者解放三藏、八戒,笃志投西。
此火性自起者已伏,而水性外驰者尚存。
“忽听水声”而心又动,不能心如止水也。
故行者再提《多心经》以明六贼。
眼、耳、鼻、舌、身、意,天之六贼;色、声、香、味、触、发,世之六贼。
天之六贼不明,则世之六贼分乘;世之六贼不除,天之六贼合盗。
互相戕贼,元气随之而丧,皆由不能忘机死心以招之也。
故曰:“招来这六贼纷纷,怎生得到西夭见佛?”若要成功,须是洗心养性,不使心中有一毫爱、欲、贪、嗔、痴而已。
贪痴之害,莫甚黑水滔天,小鼍为孽。
“衡阳峪黑水河神府”,指肾宫而言,其中自有真神。
小鼍恃强,占夺其府,则为贪痴不正之气。
自称“愚甥”,显然供状。
愚者是非非是之谓,与前红孩自称“愚男”对照皆切着其贪昧不明,而非以示谦也。
夫鼍居黑水而自名洁,犹人怀浊念而不知污。
龙王对大圣说出“是舍妹第九个儿子,因妹夫错行了雨,被天曹着魏征丞相斩了,遗下舍甥,在黑水河养性修真,不期他作此恶孽”。
第九子,少子也。
鼍洁,其少子;鼋洁,非其次子乎?观此,予前注老龙为李渊,信然否乎?伊父处泾阳之浊水,而行雨差迟;伊子亦处衡阳之黑水,而作此恶孽。
与泾为衡,殆其家法也。
知天曹着魏征斩其父,而
上是存其心,此是养其性也。
菩萨收去海水,童子归了正果,行者解放三藏、八戒,笃志投西。
此火性自起者已伏,而水性外驰者尚存。
“忽听水声”而心又动,不能心如止水也。
故行者再提《多
眼、耳、鼻、舌、身、意,天之六贼;色、声、香、味、触、发,世之六贼。
天之六贼不明,则世之六贼分乘;世之六贼不除,天之六贼合盗。
互相戕贼,元气随之而丧,皆由不能忘机死心以招之也。
故曰:“招来这六贼纷纷,怎生得到西夭见佛?”若要成功,须是洗心养性,不使心中有一毫爱、欲、贪、嗔、痴而已。
贪痴之害,莫甚黑水滔天,小鼍为孽。
“衡阳峪黑水河神府”,指肾宫而言,其中自有真神。
小鼍恃强,占夺其府,则为贪痴不正之气。
自称“愚甥”,显然供状。
愚者是非非是之谓,与前红孩自称“愚男”对照皆切着其贪昧不明,而非以示谦也。
夫鼍居黑水而自名洁,犹人怀浊念而不知污。
龙王对大圣说出“是舍妹第九个儿子,因妹夫错行了雨,被天曹着魏征丞相斩了,遗下舍甥,在黑水河养性修真,不期他作此恶孽”。
第九子,少子也。
鼍洁,其少子;鼋洁,非其次子乎?观此,予前注老龙为李渊,信然否乎?伊父处泾阳之浊水,而行雨差迟;伊子亦处衡阳之黑水,而作此恶孽。
与泾为衡,殆其家法也。
知天曹着魏征斩其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