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西游真诠 >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3页

目录
    食。

    杞之系瓜,如五阳之防初阴,势所必溃。

    然天意方长,不可力争,必含章美,不露英气,方可挽回天命。

    五个葫芦却是炼就金丹,即九五含晦章美在其中而可以挽回天命。

    如天自陨,本无而倏有之象。

    如我欲食金丹以造命,而天纵之也。

    此处仙师提出内外金丹之理,济人度世。

     姤之时,义大矣哉!一时间,悟空酒醒,自揣不好,恐惊动玉帝,性命难存。

    ”走!走!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 不从旧路,从西天门使隐身法逃去,回至花果山。

    噫!妙矣哉!世人不识书中之妙,以为悟空之犯天条而逃世,不知正大圣之顺天心而遁也。

    上天而下山曰天山遁。

    大圣知亢极而之于巽,五阳忽遇一阴而为姤,姤之为厉势不可遏。

    巽之根也;遁之机也;否之渐也;剥之基也;坤之初也。

    及此不遁,非知机也。

    此一遁也,去其亢而潜于初也。

    故大圣乱蟠桃者,非大圣乱之也,气运乱之也;仙女摘蟠桃者,非王母差之也,气运差之也。

    总一姤之所为也。

    故篇中寓姤之义最详。

    知妇人之阴祸甚烈,非大圣之顺而察之,逆而制之,不足以明先天之大道也。

    批《西游》者以大圣之乱蟠桃反天宫为描写放心之幻也,冤哉!悲哉! 大圣回山聚饮,反翻一筋斗使隐身法径至瑶池,人还未醒,挟提四大瓮回到洞中就做酒会。

    所谓潜惕飞亢无不随心,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尾。

    左之右之无不宜之。

    虽有酿成四至之祸乱,可以潜运而默移之也。

    篇中两下隐身法三字,即形容遁中不测之妙也。

    及奏闻玉帝,差四大天王领十万天兵、十八架天罗地网,而大圣公然不理,所谓 “忧患不能累,会缴不能及”,虚不逃名,遁而不遁。

    非大圣孰能处之宽裕自得如此哉?大圣打退九曜星,笑道:“这几桩事实有,你如今待要怎么? “盖四大九曜即九四也,均系阳刚。

    大圣为”同人伏戎于莽” ,不敢显亢升高而进,故能敌五刚而不惧也。

    即同人之九三是也。

    及九四与大圣混战,自辰杀到日落,独角等怪尽被捉拿,只走四健者,角系姤之上九,刚乎上者也。

    此时无所施其刚,无位而不得遇,与九五之含章异守,故被擒也。

    然九四之不能全胜者,即同人之九四 “乘其墉,弗克攻” 之象。

    四健与大圣为同人之九五。

    五刚中正,有同心之二以为应,故能殿师而还。

    先号咷而后笑也。

    何以先号?应二为三四所隔,而不能助五,故先号,是私昵也。

    后遇五无损而笑,故后笑,亦私情也。

     大圣道:“何须烦恼,且紧紧防守,饱食安睡,养养精神。

    ”即同人之上九”同人于郊” ,未得志也。

    盖大圣有通天地之志而运否时艰,绝人逃世,遇足悲也。

    读”养养精神”四字,使予两泪如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