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英烈传简介 > 第33章 紫兰轩聚贤才,水车转动润民生

第33章 紫兰轩聚贤才,水车转动润民生 第2页

目录
    辞,齐齐拱手道谢:“多谢公主殿下!” 自此,紫兰轩便多了三位特殊的“房主”。

     西跨院很快便有了生气。

    夜凌的屋中时常亮着灯,案上堆满了兵法书籍和西北的舆图;风影的屋子最是热闹,时常能听到他摆弄各种机关暗器的声音,偶尔还会传出与白鸽斗嘴的笑语;黄强则最是勤快,每日天不亮就起来,要么在院中练刀,要么帮着下人们劈柴挑水,把西跨院打理得井井有条。

     紫兰轩的日子,因这三位新成员的加入,更添了几分生机与暖意。

    而玉倾城,在打理家事、陪伴龙天策之余,也没闲着。

     她自幼便对农桑之事颇有兴趣,深知“民以食为天”的道理。

    开武四年的几场战事,虽保障了边疆的安稳,却也让不少地方的农耕受到影响。

    尤其是春耕时节,她从各地的奏折中得知,许多地方因灌溉不便,良田只能靠天吃饭,一旦遇到干旱,便颗粒无收。

     “若是能有省力又高效的灌溉工具就好了。

    ”玉倾城常常对着窗外的农田出神。

     她想起小时候在乡下看到的龙骨水车,虽能引水,却需多人踩踏,费时费力,且效率不高。

    能不能改良一下呢? 这个念头一旦生根,便再也按捺不住。

    玉倾城开始翻阅家中收藏的农书、墨家的机关图谱,甚至亲自去城外的农田,观察农夫们灌溉的过程,记录下他们遇到的难题。

     她发现,龙骨水车的最大问题在于“人力”——需要持续不断的动力,且难以调节水量。

    若是能利用水力或风力来驱动呢? 她画了一张又一张图纸,起初的设计太过复杂,根本无法实现;后来又尝试简化结构,却发现引水效率大打折扣。

    有好几次,她熬夜画出的图纸,被龙天策看到,笑着打趣她:“咱们的凤凰公主,这是要改行做木匠了?” 玉倾城也不恼,只是把图纸往他面前一推:“你看这里,若是把这个齿轮换成更大的,是不是能更省力些?” 龙天策虽不懂木工,却懂机械原理,常常能从兵法的角度给她一些启发:“你看这水车,就像咱们的军队,动力是主帅,齿轮是副将,链条是士兵,得环环相扣,才能运转自如。

    ” 在龙天策的“跨界指导”下,在工匠们的反复试验、修改下,历时三个月,玉倾城的改良版水车终于问世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架水车,依旧以水流为动力,却在原有龙骨水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组更精密的齿轮传动装置,不仅节省了人力,只需一人便可轻松操作,引水效率更是比原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