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流年似水一去不返什么意思 > 第45章 两人对视片刻后,突然放声大笑

第45章 两人对视片刻后,突然放声大笑 第2页

目录
    陶国华所述一致,末尾附有签名:“杨政民,原来杨厂长叫这个名字。

    ”贾建设喃喃自语。

     实际上,贾建设清楚,这张纸并无必要,只需口头传达即可。

     他猜测,杨厂长可能是担心他初来乍到,对流程不熟悉,特意准备这张纸以防万一。

     关于二级标准,贾建设是从相关文件中得知的。

     这是轧钢厂内部制定的接待标准,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标准:针对级别低于轧钢厂的单位或个人,每人提供4两肉、6两白面、1斤蔬菜。

     二级标准:针对与轧钢厂同级别的单位或个人,每人提供8两肉、6两白面或4两大米、2斤蔬菜。

     不仅食材量增加,还可选择米饭为主食。

     **标准:用于接待上级单位或个人,无固定规格,以现有最佳资源安排,但遇特殊情况另作通知。

     初次看到这份标准时,贾建设认为标准较低,但仔细考量后发现并非如此。

     例如,以5人的五级标准为例,总计需2斤肉、5斤蔬菜、4斤白面。

     两斤肉能做三道荤菜,而蔬菜经过处理后会减少,但五斤食材至少也能做出三道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于白面,一斤可蒸一斤四两馒头,四斤就能得到五斤六两。

     五个人一餐,三荤三素搭配五斤多馒头,难道不够丰盛?这是杂粮面流行的年代,这样的标准其实已经偏低了。

     贾建设后来意识到,可能因为自己有系统加持,每顿吃得都不错,所以觉得这个标准不高。

     想到这里,他撕碎了那张纸,然后开门离开,去后厨找何雨柱谈招待的事情。

     到了后厨,他喊正在忙碌的何雨柱:“何师傅,过来一下。

    ” 这是昨晚何雨柱提出的要求,工作时别叫他哥,叫傻柱就好。

     贾建设总觉得去掉那个“哥”字怪怪的,起初没同意,后来想了想,决定暂时叫他“何师傅”。

     将来何雨柱成为食堂班长时,再改叫“何班长”。

     何雨柱听后表示满意,事情就这么定了。

     听到贾建设叫自己,何雨柱先去洗手,然后走向贾建设问道:“贾主任,找我什么事?”说到“贾主任”时,他还调皮地眨了下眼。

     贾建设忍俊不禁,但食堂里还有不少人看着,他努力保持严肃,等情绪平复后才开口说起今天的招待安排,并嘱咐若他不在后厨时有人需要他,立刻去办公室通知。

     何雨柱虽不明所以,但还是爽快答应了。

     交代完后,他就让人去后勤领招待物资。

     而贾建设则打算在后厨和大家进一步熟悉。

     中午十一点多 轧钢厂食堂 "徐威,告诉贾主任,该忙活起来了。

    ”何雨柱抿了一口搪瓷杯里的水。

     "好嘞,柱子哥!" 徐威应声后,迅速朝食堂主任办公室奔去。

     另一边 贾建设靠在办公椅上,抬腕瞄了眼手表,发现时间差不多了,立刻站起走向食堂。

     "贾主任,柱子哥让我转告您,该准备了。

    ”徐威气喘吁吁地说。

     "嗯,知道了。

     一起去吧。

    ”贾建设打量着面前的徐威,昨晚何雨柱特意提起过他,说此人一向勤勉,为人诚恳。

     此刻见了面,感觉确实不错,打算以后多留意这个人,合适的话可以重点培养,但也不急,慢慢来就好。

     途中,贾建设不时开口询问徐威一些问题,在交谈间两人抵达后厨。

     "贾主任来啦,那我这就开工!"何雨柱一眼看见贾建设,立刻准备动手。

     每逢接待任务,除了馒头不由他负责,其他都归他打理:洗、切、煮,总得提前准备妥当,否则耽误了可是大事。

     "行,开始吧。

     我今天也想露两手。

    ”贾建设卷起袖子。

     这是他早就盘算好的一步棋,准备借此事做文章。

     "这怎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