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重生在官场经历911的小说 > 第144章 数据海洋:林小雅的“课题图谱”

第144章 数据海洋:林小雅的“课题图谱” 第2页

目录
     “再看资金流,”林小雅将几条流向这个退休处长关联的“咨询工作室”的细流标红,“金额不大,每次几十万,但多个课题都有类似支付。

    名义是‘专家咨询费’或‘本地化调研支持费’。

    ”她顿了顿,“而这位前处长担任‘顾问’期间,正是周同方课题组建议市政府调整城北几块重点区域用地性质的关键时期。

    调整后不久,其中两块地被某背景复杂的公司以底价拍走。

    ” 这就是“旋转门”的雏形——退休官员利用其政策影响力、人脉和信息,通过智库课题的“顾问”身份合法化地介入政策制定过程,为特定利益方服务,自身也从中获取报酬。

    周同方的课题组,成了这个“旋转门”运作最隐蔽也最“体面”的平台。

     林小雅操作着,将图谱的时间轴拉近到最近两年。

    她快速过滤,最终在屏幕上锁定了一个名为“清源市高新技术产业引导基金运作效能评估与优化路径研究(202X)”的课题节点。

    这个课题经费中等,承接方依旧是周同方关联智库。

     “这个课题有点意思,”林小雅眉头微蹙,指尖在键盘上飞舞,调取更多后台数据,“课题报告的核心结论是,建议市政府引导基金加大对特定技术路线(比如某类生物传感器)初创企业的支持力度,优化评审流程,降低本土初创企业的申请门槛。

    ” 她一边说,一边在屏幕上叠加信息图层。

    “看这里,”她指向课题资金流的一个细小分叉,“一笔不起眼的‘专家外聘费’,流向了注册地在邻省的一个‘产业研究工作室’。

    这个工作室刚成立不久,法人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任何相关行业背景。

    ”林小雅迅速穿透工商登记信息,“再往下挖一层,这个工作室的唯一股东,是另一家…空壳公司,注册在开曼群岛。

    ” 这本身是常见操作,但林小雅没有停手。

    “重点来了,”她声音压低,带着一丝发现猎物的兴奋,“就在这份课题报告提交给市政府金融办审议前两个月,一家名为‘灵犀传感’的初创公司悄悄在清源注册成立。

    它的核心技术路线,恰恰就是课题报告里重点推荐的那类生物传感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小雅调出“灵犀传感”的工商信息,股东名单同样模糊不清。

    她立刻调取该公司的公开信息搜索。

    “暂时没有公开融资记录,也没有产品上市。

    但是…”她接入清源市科技局的内部备案系统(陈青禾知道这属于灰色操作,但“深潜”有特殊授权),“查到了!它在成立当月,就以‘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填补本地空白’为由,成功申请到了市科技局一笔三百万的‘雏鹰计划’启动资金!而评审专家名单里,有三位正是那个课题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