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 > 顾廷烨的跟班 > 第24章

第24章

目录
    贺老太太那边,对自己计划失败,也并非无知无觉,从当年秋天盛老太太没死开始,贺老太太就觉得糟糕,旁人倒不重要,但这盛老太太是非死不可,因为盛老太太是知道这种毒药和她杀人的手段的,如果留着盛老太太,等她重外孙死了,盛老太太肯定要怀疑到她头上。

     一整个冬天,从入冬的第一场小雪到除夕之夜的鹅毛大雪,贺老太太每天都盼望着盛老太太早死了早干净,可偏偏盛老太太很听明兰的话,做足了保暖,绝不出门,连贺老太太请她去赏雪喝茶,盛老太太都婉拒了,贺老太太亲自上门拜访,故意打开窗户透气,房妈妈也会立即把窗户关上。

    如此,盛老太太终于平安熬过了一个冬天,等来了从蜀地远道而来的孙女。

     而贺老太太,也从别处打听到了宁远侯府四公子不幸夭折的消息。

    一种大祸临头的预感笼罩在贺老太太头上,多年的算计或许要功亏一篑,但贺老太太也不是善茬,不会坐以待毙。

    从冬天起,她便开始和贺老太爷分房而睡,同时,瞒着所有人,悄悄在房里设置了机关,半夜偷偷开门者,必被毒粉毒死。

    防的就是半夜暗杀这招。

     以贺老太太对盛家多年的了解,即使盛家和侯府猜出是自己下毒,也必不敢上衙门告发,一旦闹到公堂上,必然拔出萝卜带出泥,牵扯出许多盛家的陈年隐私,盛家自诩文官清流,断断不会坏了自己的名声。

    以顾廷烨的行事作风,八成要派人暗杀。

     盛老太太和贺老太太不愧是多年的好姐妹,都对对方了如指掌,盛老太太猜对了贺老太太是下毒真凶,贺老太太猜中了盛家会用暗杀的方式复仇。

     无论盛老太太和明兰多么不想把案子闹大,可最终还是闹到了公堂上。

     公堂之上,无论包大人怎么动之以理、晓之以情,或是以开封府的威严恐吓逼问,甚至大刑伺候,屠虎都坚称,他们兄弟是见财起意,为财私闯民宅,也拒不透露逃走的第三人是谁。

    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可京城的人都知道,屠氏兄弟是顾廷烨的亲信,以侯府的阔绰大方,绝不会让屠氏兄弟短了银子。

    而贺家,说破天去也只是个太医,最多算小康之家。

    屠氏兄弟在京城置办的宅子,甚至比贺家还要气派几分。

    屠虎的谎言,连三岁小孩都不会信。

     何况屠氏兄弟多年以来一直跟随顾侯驻扎在蜀地,又怎会突然出现在京城。

    此事一定与顾侯有脱不开的干系。

     包拯不再在那屠虎身上浪费时间,而是如实把情况上报给了皇帝。

     “怎么又是顾廷烨?”包拯和皇帝内心同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包拯是疑惑和担忧,疑惑顾廷烨身上到底还要牵扯多少案子,担忧日后还要牵扯出多少人命。

    皇帝则是开始厌烦顾廷烨,顾廷烨身为封疆大吏,皇帝亲信,一次次牵扯进各种案子里,虽然没有切实的证据证明他参与了,可上梁不正下梁歪,连自己手下和家眷都管不好的人,如何治理得了蜀地。

    事不过三,如果顾廷烨再一而再再而三牵扯进各种案子里,给朝廷丢脸,那这个位置还是换人做吧。

     第70章无人生还(知否x包青天)三当年债45蓉姐的婚后生活1(番外) “我的孩子啊……”一阵悲切嘶哑的哭声从房内传了出来,那是刚刚失去孩子的母亲发出的哀鸣,蓉姐死死抱住孩子不松手,仿佛还在等待奇迹的发生,期待怀中已经断气的婴儿能活过来,但婴儿始终闭着眼睛,逐渐变得冰冷、僵硬。

     最后,蓉姐终于放开了手,眼睁睁看着常嬷嬷一边抹着眼泪抱走了这个孩子,自此,她与这个孩子的缘分,尽了。

     看着常嬷嬷抱着孩子的背影消失在自己的视线里,蓉姐一脸的麻木和呆滞,眼泪已经流尽了,孩子也没了,可日子还要过下去。

    就像嫡母曾经说过的,无论遇到什么境况,都要好好活着,可是……嫡母……自己怎么能跟嫡母比呢。

     蓉姐想起嫡母,便自卑不已,自己怎么能跟嫡母比。

    从幼年时,嫡母带自己上女学读书,薛大家便教过自己女子这辈子,最重要的是给夫家传宗接代,嫡母以身作则,一连四胎全是儿子,京中贵妇人人皆称赞嫡母是旺夫益子的有福之人。

    可是,自己呢?已嫁人多年,连怀五胎,都没给夫家添丁,有两个孩子,不满月就流产,还有三个孩子,虽然生下来了,但个个天生体弱多病,没有一个能活过周岁。

    刚才抱出去的那个死婴,就是蓉姐的第三个孩子。

     为了常家的香火,这些年来,不知道请了多少名医,吃了多少药,可婴儿,一个也没救回来,蓉姐的病症,也从来没有治好过。

    为了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