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春小娘继续说,“可是老天爷把人间看得明明白白的,做了亏心事的人,迟早遭报应。
如今的境遇,就是我的报应。
” “如果高小娘没有害死小少爷,高小娘和老爷就不会死,我们也不会沦落倒如今的地步。
孩子,娘自己犯下的事,娘自己担,没得让你跟着受苦。
放心,娘会想办法让你过上好日子的。
” “可是,等你长大了,一定要好好读书,做个正直的好人,不要像我一样,一步错,步步错,错到如今这个无法挽回的地步。
” 盛纮懵懂地点点头,虽然还不知道母亲要做什么,但是盛纮从母亲坚毅的眼神里能看出,母亲一定会说到做到。
而他也会,遵照母亲的话,好好读书,做个正直的好人。
这天晚上,盛纮起夜,从窗缝里看到,母亲穿着单薄的衣服,站在雪地里,冷风吹过,好像即将羽化升仙的仙女,盛纮从来没看过这么美的母亲。
第二天,春小娘就感染了风寒。
春小娘央人求了徐大娘子,暂时带走盛纮抚养几日,免得过了病气。
盛纮在徐大娘子那里过了几天好日子,不仅吃得饱穿的暖,还有点心和时令果子吃。
“等过几天,母亲好了,就可以回去了,这偷偷藏下来的桃酥和蜜桔,也该给母亲尝尝。
”盛纮天真地想着。
可是,春小娘到底也没有吃上盛纮送来的点心。
几日后,传来了春小娘不治身亡的消息。
春小娘过世以后,徐大娘子正式收养了盛纮,并把盛纮记在了自己名下,还请了先生,教盛纮开蒙读书。
随着年岁渐长,盛纮学问越发好起来,也更加通晓人情世故,从下人的只言片语中,他才得知,自他被带离春小娘那日起,春小娘便开始不饮不食,生生拖死了自己。
直到这时,盛纮才明白,母亲最后一个眼神的含义,那是诀别的眼神,春小娘很清楚,只要盛纮还有亲娘在,徐大娘子就绝不可能抚养盛纮,只有自己一死,才能给盛纮换一个前程。
盛纮更明白,春小娘一心求死,并非只为了盛纮,也是为了那早逝的弟弟,自从弟弟死后,春小娘一直承受着良心的折磨,为一己之私,对一个孩子的危险视而不见,间接导致了一个婴儿的死亡,这样的罪恶感,对一向心软善良的春小娘来说,太难以承受了。
“母亲,”盛纮对着茫茫大雪喊了一声母亲,喊的不是盛老太太,而是亲生母亲春小娘,“孩儿不孝,违逆了母亲,孩儿这辈子,终究是没有做一个正直的好人。
” 寒风凌冽,犹如当年,带走春小娘的那场大雪,大学一如当年,而旧人已不在,那年发誓要做正直好人的小小盛纮,也不在了。
唯余茫茫大地。
老太太一死,盛纮的魂也仿佛被抽走了一样。
这些年来,盛纮虽然年近半百,但是注重调理身体,保养得当,头发仍如年轻时一般乌黑柔亮,可盛老太太死后,他却一夜白头,仿佛整整老了十岁,昔日红光满面的脸庞也变成了死人一般的青灰,短短几日便布满了核桃一样的皱纹,乌青的眼底也整日挂着一层荫翳。
守灵之时,盛纮更是披麻戴孝、日夜不眠,时常趴在棺材上嚎啕大哭不止,自责不已,遗憾没能在老太太身前好好尽孝,长柏、长枫、华兰、明兰等人强忍悲痛多次劝阻盛纮节哀,可收效甚微 老太太的后事,更是办得无比奢华铺张,能用金的就不用银的,能用好的就不用差的,十里大殡,半城缟素,流水席直铺出几里远,更有上百名高僧、道士做法事祈福。
虽然盛老太太出身高贵,乃勇毅侯府独女,但毕竟是戴罪之身,如此大半丧礼,也引来不少人的非议,但盛纮力排众议,坚持一定要风光大办,给老太太尽孝,顶着一个“孝”字,众人也无法再反驳。
丧礼之后,盛纮更是表态,要在老太太坟前结草庐,守孝三年,枕石漱流,吃斋茹素,手抄经书,不近女色,为老太太祈福。
此举一出,更是成为了整个京城的话题,即使皇帝之前对盛家的
如今的境遇,就是我的报应。
” “如果高小娘没有害死小少爷,高小娘和老爷就不会死,我们也不会沦落倒如今的地步。
孩子,娘自己犯下的事,娘自己担,没得让你跟着受苦。
放心,娘会想办法让你过上好日子的。
” “可是,等你长大了,一定要好好读书,做个正直的好人,不要像我一样,一步错,步步错,错到如今这个无法挽回的地步。
” 盛纮懵懂地点点头,虽然还不知道母亲要做什么,但是盛纮从母亲坚毅的眼神里能看出,母亲一定会说到做到。
而他也会,遵照母亲的话,好好读书,做个正直的好人。
这天晚上,盛纮起夜,从窗缝里看到,母亲穿着单薄的衣服,站在雪地里,冷风吹过,好像即将羽化升仙的仙女,盛纮从来没看过这么美的母亲。
第二天,春小娘就感染了风寒。
春小娘央人求了徐大娘子,暂时带走盛纮抚养几日,免得过了病气。
盛纮在徐大娘子那里过了几天好日子,不仅吃得饱穿的暖,还有点心和时令果子吃。
“等过几天,母亲好了,就可以回去了,这偷偷藏下来的桃酥和蜜桔,也该给母亲尝尝。
”盛纮天真地想着。
可是,春小娘到底也没有吃上盛纮送来的点心。
几日后,传来了春小娘不治身亡的消息。
春小娘过世以后,徐大娘子正式收养了盛纮,并把盛纮记在了自己名下,还请了先生,教盛纮开蒙读书。
随着年岁渐长,盛纮学问越发好起来,也更加通晓人情世故,从下人的只言片语中,他才得知,自他被带离春小娘那日起,春小娘便开始不饮不食,生生拖死了自己。
直到这时,盛纮才明白,母亲最后一个眼神的含义,那是诀别的眼神,春小娘很清楚,只要盛纮还有亲娘在,徐大娘子就绝不可能抚养盛纮,只有自己一死,才能给盛纮换一个前程。
盛纮更明白,春小娘一心求死,并非只为了盛纮,也是为了那早逝的弟弟,自从弟弟死后,春小娘一直承受着良心的折磨,为一己之私,对一个孩子的危险视而不见,间接导致了一个婴儿的死亡,这样的罪恶感,对一向心软善良的春小娘来说,太难以承受了。
“母亲,”盛纮对着茫茫大雪喊了一声母亲,喊的不是盛老太太,而是亲生母亲春小娘,“孩儿不孝,违逆了母亲,孩儿这辈子,终究是没有做一个正直的好人。
” 寒风凌冽,犹如当年,带走春小娘的那场大雪,大学一如当年,而旧人已不在,那年发誓要做正直好人的小小盛纮,也不在了。
唯余茫茫大地。
老太太一死,盛纮的魂也仿佛被抽走了一样。
这些年来,盛纮虽然年近半百,但是注重调理身体,保养得当,头发仍如年轻时一般乌黑柔亮,可盛老太太死后,他却一夜白头,仿佛整整老了十岁,昔日红光满面的脸庞也变成了死人一般的青灰,短短几日便布满了核桃一样的皱纹,乌青的眼底也整日挂着一层荫翳。
守灵之时,盛纮更是披麻戴孝、日夜不眠,时常趴在棺材上嚎啕大哭不止,自责不已,遗憾没能在老太太身前好好尽孝,长柏、长枫、华兰、明兰等人强忍悲痛多次劝阻盛纮节哀,可收效甚微 老太太的后事,更是办得无比奢华铺张,能用金的就不用银的,能用好的就不用差的,十里大殡,半城缟素,流水席直铺出几里远,更有上百名高僧、道士做法事祈福。
虽然盛老太太出身高贵,乃勇毅侯府独女,但毕竟是戴罪之身,如此大半丧礼,也引来不少人的非议,但盛纮力排众议,坚持一定要风光大办,给老太太尽孝,顶着一个“孝”字,众人也无法再反驳。
丧礼之后,盛纮更是表态,要在老太太坟前结草庐,守孝三年,枕石漱流,吃斋茹素,手抄经书,不近女色,为老太太祈福。
此举一出,更是成为了整个京城的话题,即使皇帝之前对盛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