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农场系统txt > 第3章

第3章 第2页

目录
    面,看起十分稳重。

     “新助理?”微胖领导调侃问。

     “秦云,京河大学高材生。

    ”高宏伟十分嘚瑟的介绍。

    京河大学是全国TOP级大学,竹河师资力量薄弱,一个镇也没一个京河学生。

    高宏伟说完,继续嘚瑟:“我们村的,跟我过来长长见识。

    ” “呦,京河啊?学的什么专业?” “现在小年轻厉害啊。

    ” …… 现场领导平均年龄40+,受年代影响,大家大多中大专毕业。

    现在听秦云是京河大学毕业,十分意外。

     “现在时代好,运气好了点。

    ”秦云十分虚心的回答。

    他虽年轻,但态度稳重不急不躁,众对秦云印象十分不错。

     “大巴来了!” 九点三十,七辆大巴停在昌隆政府门口,众人按顺序上车。

    从昌隆到昌隆种植基地约二十公里,村代表可以自己前往,但上百辆车停在基地门口太不雅观。

    县政府认真商量,才决定统一安排出行。

     “到那了别紧张,就当县区学习。

    ”两人坐上大巴,高宏伟对秦云认真交代。

     “我不紧张的。

    ”秦云笑了笑。

    按照流程,各村代表和周远恒有两小时的交流时间。

    现在系统任务还剩6天,能不能连上周院士这条线……只能看今天了。

     秦云突然头疼,上辈子,他关心系统种植,并没有留意小麦研究,要是之前看一些期刊报道,也不会像现在这么被动。

     就在这左思右想间,上午十点,大巴到达昌隆种植基地。

    昌隆基地占地两万余亩,远远望去,道路两侧全是金黄的麦田,秦云感觉自己不是在昌隆,而是来到田海。

     点名,颁发工作证件,讲解线路指引…… 众村代表就像幼儿园学生,半小时后,按着指引走向示范基地。

     人群中,秦云发现高宏伟正在鼓捣一支银笔。

     高宏伟感受到秦云目光,有些无奈:“会议录音笔,打不开了。

    ”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政府会议由传统纸笔记录进阶成了转写记录,他一把年纪,每次都搞不清这些智能设备。

     “开关没拧好。

    ”秦云看了一下,帮高宏伟处理好。

     现在七月中旬,众人走了一会,来到一个塑料大棚。

    塑料大棚内,一个干瘦老头正弯腰研究小麦,四周是认真记录的白衣研究人员。

     “周院士!”县长李青率先上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