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神魔志怪小说的来源 > 第五十回 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第五十回 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第2页

目录
    玉帐术也。

    有坐性无坐性,不在坐而在位。

    素位而行,便是有坐性,不出圈子。

    一或愿外,便失坐位,虽终日痴坐,亦是无坐性,出了圈子。

    处富贵如无有,有坐性也;处贫贱如固有,有坐性也;处患难如无事,有坐性也。

    随遇顺受,悠然自得,不坐亦坐。

    苟胸次扰扰,心为境转,有性无性。

    出此圈,即入彼圈,所谓入于罟获陷阱之中,而莫之知避也。

    师徒俱端然坐下,行者不避千里,化斋供师,分内之事,亦是有坐性而不愿乎外。

     “直至古树参天,一村庄舍。

    柴扉响处,走出一个老者,手拖藜杖,仰面朝天道:‘西北风起,明日晴了。

    ’后边跑出一个哈巴狗儿来。

    ”又道:“你走错路了。

    往西天大路,在那直北下。

    ”又“心中害怕道:‘这和尚是鬼!是鬼!’”又“举藜杖就打,行者道:‘老官儿,凭你怎么打,只要记得杖数明白:一杖一升米,慢慢量来。

    ’老者闻言,把门关了,只嚷‘有鬼!有鬼!’”“行者道:‘道化贤良释化愚。

    ’”“使个隐身法,挜干饭满钵而回”噫!妙哉!仙师寓言隐奥,莫可测识。

    读者谓不过点缀村落吠大,野老鄙啬之情景已耳。

    岂知乃隐讥有位而窃禄苟容者,自谓能识天时而察人事,仗势头而看风色,实为仰愧俯怍之人,乃是天坐性而出圈子者,殆即纲目书莽大夫之流欤! 何以见之?“古树参天”,非身居木天乎?“手拖藜杖”,非太乙杖藜乎?“村舍柴扉”,非传迹于莽乎?“朝天看风,跑出哈巴”,非看风苟容,仰有愧于天乎?“你走借了路,往西天路,在直北下。

    ”不自知面北之非,而告人以向西之错,于心有愧,故曰:“是鬼!是鬼!”心傍着鬼,非俯有愧于人乎?“老者举杖就打。

    行者道:‘老官,只要记得杖数明白:一杖一升米。

    ’”盖惟仗记录卜升迁,止知窃禄自温饱,于心有愧,故说:“有鬼!有鬼!”回顾衾影,能不自己愧杀乎! 篇中八戒曰:“我不比那村莽之夫”,已下其人注脚。

    此其人既非贤良,非道可化;此又非愚,非释可化。

    似此仰愧俯怍之徒,在位而出位,口是心非,言诈行违,分明老贼,诚不如潜形隐面之辈,挜取干饭,事亲供师,反得至恭至敬也。

    仙师盖有为而言,所以激励臣节,为千古立有位之防,即《孟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