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悟一子曰:舜曰:“人心惟危。
”庄子:“愤骄而不可系者,其惟人心乎!”危也,愤骄也,深着人心之险也。
《尚书》五子之歌曰“若朽索之驭六马”,以六马喻人心也。
然御马在乎羁靮,御心在乎主敬。
敬者,圣人所以成始而成终者也。
故修行学道,出门头一步工夫,全要制御人心之险,不遭其陷阱也。
此回乃三藏西游第一步,众僧议论定旨,纷纷说得艰难。
三藏曰:“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说者谓此二句了了全部宗旨,别无些子剩却。
噫!认人心为道心,是认心为道,认假为真,大错了也!不知此心种种皆魔,务须斩灭除根,切要坚强刚断而己。
若心灭已了宗旨,何必又向西方取大乘真经耶?此便是肉眼愚迷,不识活佛真形有丈六金身之妙。
如出门到山河边界,便错走了路径,忽然失足跌落坑坎之中矣。
篇中显已演出,故“心生”、“魔生”二语,不过指出人心之险,教人首先下手,为起脚之地耳。
三藏疑二即是陷阱,心慌即是虎现。
人心犹虎也,虎陷人与心之陷人无异,陷于心穴与陷于虎穴何殊!何以见之?结诗云:“南山白额王。
”南为离,为丙,丙火长生在寅,为寅将军,明指寅将军为心也。
又恐世人不识,衬出熊、特二魔以证之。
熊属火,寅中之所生;特属土,丙中之所生也。
魔王曰:“自送上门来。
”总形容人心自陷之险也。
然人心险于疑二,而不险于惟一,故山君曰:“食其二,留其一,可也。
”下文金星,即一之本性。
二者,凡心;一者,道心。
此时三藏昏沉沉无主,不能得命;得命之道,惟仗真一之金。
“忽见老叟手持拄杖”,即本性之主持而可得命也,故谢老叟搭救性命。
老叟遂问:“可曾疏失什么东西?”三藏答以“两个从人被食,而不知行李马匹在何处”。
老叟指道:
”
《
然御马在乎羁靮,御心在乎主敬。
敬者,圣人所以成始而成终者也。
故修行学道,出门头一步工夫,全要制御人心之险,不遭其陷阱也。
此回乃三藏西游第一步,众僧议论定旨,纷纷说得艰难。
三藏曰:“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说者谓此二句了了全部宗旨,别无些子剩却。
噫!认人心为道心,是认心为道,认假为真,大错了也!不知此心种种皆魔,务须斩灭除根,切要坚强刚断而己。
若心灭已了宗旨,何必又向西方取大乘真经耶?此便是肉眼愚迷,不识活佛真形有丈六金身之妙。
如出门到山河边界,便错走了路径,忽然失足跌落坑坎之中矣。
篇中显已演出,故“心生”、“魔生”二语,不过指出人心之险,教人首先下手,为起脚之地耳。
三藏疑二即是陷阱,心慌即是虎现。
人心犹虎也,虎陷人与心之陷人无异,陷于心穴与陷于虎穴何殊!何以见之?结诗云:“南山白额王。
”南为离,为丙,丙火长生在寅,为寅将军,明指寅将军为心也。
又恐世人不识,衬出熊、特二魔以证之。
熊属火,寅中之所生;特属土,丙中之所生也。
魔王曰:“自送上门来。
”总形容人心自陷之险也。
然人心险于疑二,而不险于惟一,故山君曰:“食其二,留其一,可也。
”下文金星,即一之本性。
二者,凡心;一者,道心。
此时三藏昏沉沉无主,不能得命;得命之道,惟仗真一之金。
“忽见老叟手持拄杖”,即本性之主持而可得命也,故谢老叟搭救性命。
老叟遂问:“可曾疏失什么东西?”三藏答以“两个从人被食,而不知行李马匹在何处”。
老叟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