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 第2页
风唤雨之神通,搅海翻江之势力。
”唐僧既抵河干,见风平浪静,自觅扁舟,瞬息就渡。
待至中流,而显其势力神通,出其不意,何等快捷,又何用弄风、降雪、结冰诱陷之拙策耶?盖弄风、降雪、结冰者,若故阻之,使不得轻渡,以中其神通势力;若故险之,使不得慢渡,以息其神通势力。
非救僧伏妖之婆心乎?大雪降成,冰至寒也。
寒彻则梅芬,遇奇则计活,故冷之极者和之胎,塞之甚者通之舆。
不历严寒,不足以炼其真性也。
层冰八百里,最险也。
冒险则堕机,鉴危则利步。
故履虎尾者受其咥戒,履霜者知其几。
不陷重渊,不足以休其躁心也。
唐僧之急性躁心,鳜婆知之有素,特在通天正路之处,故作此难,以寒冰炼其性,以堕渊休其心,其殆即大土之化身歟!何以知其然也?看后回大士不待行者之告,而先赴竹林制器,鳜婆,即大士也,大士收鱼之时,并无鳜婆出现,大士,即鳜婆也。
鳜婆一言一动,无非为保全唐僧、安置大王之计?可晓然矣。
究而言之,灵感大王,即一灵感大士,灵感之号如故,而以一大士化大王也。
然则大王之弄风、弄大雪、弄唐僧,即鳜婆之弄大王、弄唐僧,皆大士之弄大王、弄唐僧,总一大士之遵奉佛旨,接引取经人也。
三藏道:“贵处时令,不知可分春夏秋冬?”见天道有自然之运,不可不知其候。
又曰:“贫僧不知有山河之险。
”见地道因一定之理,不可不知其变。
又曰:“世间事,惟名利最重。
似他为利的,舍死忘生;我弟子奉旨尽忠,也只是为名,与他能差几何?”见贪利图名皆是累,不可不知其害。
苟躁心是用,层冰慢履,则为造物所规弄之常久,而不能为造命立命之君子矣。
故必洞晓阴阳,深明时俟,知进识退,防危虑险,忘机绝念,息影休心,方能不失其正。
若急思前进,则过犹不及,道在目前,当面蹉过。
沙僧道:“忙中恐有错”一语,极为提醒。
盖通天河为取经之正路,河中之怪物未收,何能得渡?水中金为通天之妙道,水中之真金未得,拜佛无由。
经是水金,不是文字。
佛即在家,不在西天。
思拜佛而冒险,何如留住陈家为不错。
草包马足,其为草草;踏冰而行,却是妄行。
自蹈重渊,一沉到底,唐僧自取,与怪何尤? 鳜婆道:“不敢!不敢!且休吃他。
宁耐两日,从容自在受用。
”何其敬慎小心,从容自在!不特使唐僧无损,抑能使怪物有容,开三徒拯溺之门,留大士伏魔之地,谓非自在之化身谁乎?三徒回至陈家庄,说明灵感弄法。
径赴水边,寻师擒怪,返本还元之机在斯矣。
”唐僧既抵河干,见风平浪静,自觅扁舟,瞬息就渡。
待至中流,而显其势力神通,出其不意,何等快捷,又何用弄风、降雪、结冰诱陷之拙策耶?盖弄风、降雪、结冰者,若故阻之,使不得轻渡,以中其神通势力;若故险之,使不得慢渡,以息其神通势力。
非救僧伏妖之婆心乎?大雪降成,冰至寒也。
寒彻则梅芬,遇奇则计活,故冷之极者和之胎,塞之甚者通之舆。
不历严寒,不足以炼其真性也。
层冰八百里,最险也。
冒险则堕机,鉴危则利步。
故履虎尾者受其咥戒,履霜者知其几。
不陷重渊,不足以休其躁心也。
唐僧之急性躁心,鳜婆知之有素,特在通天正路之处,故作此难,以寒冰炼其性,以堕渊休其心,其殆即大土之化身歟!何以知其然也?看后回大士不待行者之告,而先赴竹林制器,鳜婆,即大士也,大士收鱼之时,并无鳜婆出现,大士,即鳜婆也。
鳜婆一言一动,无非为保全唐僧、安置大王之计?可晓然矣。
究而言之,灵感大王,即一灵感大士,灵感之号如故,而以一大士化大王也。
然则大王之弄风、弄大雪、弄唐僧,即鳜婆之弄大王、弄唐僧,皆大士之弄大王、弄唐僧,总一大士之遵奉佛旨,接引取经人也。
三藏道:“贵处时令,不知可分春夏秋冬?”见天道有自然之运,不可不知其候。
又曰:“贫僧不知有山河之险。
”见地道因一定之理,不可不知其变。
又曰:“世间事,惟名利最重。
似他为利的,舍死忘生;我弟子奉旨尽忠,也只是为名,与他能差几何?”见贪利图名皆是累,不可不知其害。
苟躁心是用,层冰慢履,则为造物所规弄之常久,而不能为造命立命之君子矣。
故必洞晓阴阳,深明时俟,知进识退,防危虑险,忘机绝念,息影休心,方能不失其正。
若急思前进,则过犹不及,道在目前,当面蹉过。
沙僧道:“忙中恐有错”一语,极为提醒。
盖通天河为取经之正路,河中之怪物未收,何能得渡?水中金为通天之妙道,水中之真金未得,拜佛无由。
经是水金,不是文字。
佛即在家,不在西天。
思拜佛而冒险,何如留住陈家为不错。
草包马足,其为草草;踏冰而行,却是妄行。
自蹈重渊,一沉到底,唐僧自取,与怪何尤? 鳜婆道:“不敢!不敢!且休吃他。
宁耐两日,从容自在受用。
”何其敬慎小心,从容自在!不特使唐僧无损,抑能使怪物有容,开三徒拯溺之门,留大士伏魔之地,谓非自在之化身谁乎?三徒回至陈家庄,说明灵感弄法。
径赴水边,寻师擒怪,返本还元之机在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