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旁门见月明
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旁门见月明
悟一子曰:《西游》一书,阐《河》、《洛》无字之真经,明阴阳颠倒之妙道,指万世修真之正路。
前文隐言曲喻,殆无剩义;兹特发明历来仙圣月明要旨,取《悟真篇》印证是书,为金丹之的传而作,非可谬认拜佛取经为禅门修性空法也。
明镜止水,皓月禅心,古今谈道者谓圣修佛诣,至此已极。
不知圣之所谓“神”,有不可知;佛之所谓“果”,有不可无。
舍老君之事,我谁与归?上篇老君明五贼以定心君,内丹也,实即外丹之理。
理无内外,而丹有内外。
内立而外斯就,外就而内斯成。
内而外,外而内;内而又外,内外同原,打成一片。
功分终始,始以基终,终以了始。
又始而始终,终以终始,内外始终,反覆颠倒,玄之又玄,莫可名状,圣之所谓“神”,佛之所谓“果”也。
篇首“对师父备言老君之事”,虽承上文,实起下意。
行者道:“师父,只要定性存神,自然无事。
”即止水、禅心之意,能无事而已,何丹之有?三藏以为行久,盼到西天;行者笑道:“还不曾出大门哩!”言定性存神而希金丹,是犹望西天而未出大门,故曰:“不必挂念,且自放心前进,还你个功到自然成也。
”“放心”者,一切放下,正是收心不放,放乃不放也。
“前进”者,诸凡不前,唯是退后密修,自后乃进也。
功到必先有事,自成则非强为,语味深长,不可作怂恿走路话头读过。
进敕赐宝林寺,长老点头道:“鳞甲众生都拜佛,为人何不肯修行!”叹空有宝林之名,而无宝林之实耳。
僧官少打道人,举世皆然,无足怪异。
行者打碎石狮,单传独调,骇众惊迷。
“不方便,你就搬出去。
”可为圆便,不是老孙创说,效法他夺舍投胎。
“若不打,抬也抬进来。
”曾经棒喝,虽然和尚回头,毕竟是皈依二乘。
“一裹穷”,自家制造,孤修枯坐,一包穷骨内无丹,辱没了法宝珠林。
“四张床”,师徒联榻,三家会合,五行攒簇,方成妙赏不尽。
当天明月,盖仙佛一体,俱出修金丹而成。
若正心猿而伏诸缘,止就一己修持,纵能入定出神,不过阴灵而已,未臻纯阳大觉,亦是傍门。
故提纲著“劈破傍门”,以棒打宝林寺为演义,特指明月中天为先天法象之规绳也。
此处正言采炼先天真谛,点省全书题目,故曰:“我等若能温养二八成功,见佛容易,返故园亦易。
”可见非
前文隐言曲喻,殆无剩义;兹特发明历来仙圣月明要旨,取《
明镜止水,皓月禅心,古今谈道者谓圣修佛诣,至此已极。
不知圣之所谓“神”,有不可知;佛之所谓“果”,有不可无。
舍老君之事,我谁与归?上篇老君明五贼以定心君,内丹也,实即外丹之理。
理无内外,而丹有内外。
内立而外斯就,外就而内斯成。
内而外,外而内;内而又外,内外同原,打成一片。
功分终始,始以基终,终以了始。
又始而始终,终以终始,内外始终,反覆颠倒,玄之又玄,莫可名状,圣之所谓“神”,佛之所谓“果”也。
篇首“对师父备言老君之事”,虽承上文,实起下意。
行者道:“师父,只要定性存神,自然无事。
”即止水、禅心之意,能无事而已,何丹之有?三藏以为行久,盼到西天;行者笑道:“还不曾出大门哩!”言定性存神而希金丹,是犹望西天而未出大门,故曰:“不必挂念,且自放心前进,还你个功到自然成也。
”“放心”者,一切放下,正是收心不放,放乃不放也。
“前进”者,诸凡不前,唯是退后密修,自后乃进也。
功到必先有事,自成则非强为,语味深长,不可作怂恿走路话头读过。
进敕赐宝林寺,长老点头道:“鳞甲众生都拜佛,为人何不肯修行!”叹空有宝林之名,而无宝林之实耳。
僧官少打道人,举世皆然,无足怪异。
行者打碎石狮,单传独调,骇众惊迷。
“不方便,你就搬出去。
”可为圆便,不是老孙创说,效法他夺舍投胎。
“若不打,抬也抬进来。
”曾经棒喝,虽然和尚回头,毕竟是皈依二乘。
“一裹穷”,自家制造,孤修枯坐,一包穷骨内无丹,辱没了法宝珠林。
“四张床”,师徒联榻,三家会合,五行攒簇,方成妙赏不尽。
当天明月,盖仙佛一体,俱出修金丹而成。
若正心猿而伏诸缘,止就一己修持,纵能入定出神,不过阴灵而已,未臻纯阳大觉,亦是傍门。
故提纲著“劈破傍门”,以棒打宝林寺为演义,特指明月中天为先天法象之规绳也。
此处正言采炼先天真谛,点省全书题目,故曰:“我等若能温养二八成功,见佛容易,返故园亦易。
”可见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