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神魔志怪是什么意思 >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第2页

目录
    法相应如是耳。

    倘谓性原本空,而莫识是事,则非我之甚深,而徒事寂灭,则亦寂灭而己矣。

    老子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则死,而为天地之始;有名则生,而入于五行之中。

    如乖猴,是名生而死始,法相有乖本性根源,故出不得如来之掌,而超脱五行之外也。

     佛祖盂兰宝盆中,具百样奇花,千般异果,是“有名,万物之母”,贞下还元之象。

    此一问也,即佛祖所谓“我有一宝,秘在形山,诸人还识得么”之义。

    故大众“请如来明示根本”,如来“宣扬正果”,发三五之妙蕴,禅心朗月,真性涵天,此谓天、地、鬼三藏之真经也。

    总而言之:三藏止三五,三五止一五,一五止一而己。

    一也者,乃修真之径,正善之门。

    此经出于西方,必待东土求取,非有静观密察如大士者,不可得也。

     如来道:“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许在云霄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谨记路程远近之数。

    ”言修行者务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得悬空虚想,躐等妄作。

    又须机活神圆,毫无执滞,其中有火候功程次第,切须谨记,不可违错。

     五件宝贝之内,有“锦襴袈裟一领”。

    袈裟,离染之服。

    锦者,五色深丝织成。

    在五色为青、黄、赤、白、黑,在五德为仁、义、礼、智、信,在五行为金、木、水、土,在五伦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在五方为东、西、南、北、中央,在五音为宫、商、角、徵、羽,在五味为咸、苦、酸、辛、甘,在五季为春、夏、秋、冬四季,至于五官、五谷之类,不可罄述,总一五也,总“锦襴袈裟一领”之宝贝也。

    “九环锡杖一根”,环者,圆成无端之象。

    在理数为循环,在阴阳为往还,在火候为九环,在体用为连环,在四隅为围环,在鬼神为屈伸,在天地为功用,在死生为终始,在四通为无碍,在隐显莫测为智慧,在因事制宜、随机应变为权,总一五之中也,总“九环锡杖一根”之宝贝也。

    此二宝,一是体备,一是功用,故取经人坚心来此,穿则免堕轮回,持则免遭毒害矣。

     又三个箍儿,“唤做‘紧箍儿’,虽然一样三个,而用各不同”。

    又有“‘金、紧、禁’咒语三篇”。

    金者,禁也,进退之节也。

    以金禁制,使无遁情。

    一用于收大圣,以用为禁;一用于收黑熊,以不贪为禁;一用于收善财,以善舍为禁。

    用各不同,大士用金银之妙也。

    此修丹之秘要,下士闻之,莫不大笑者,故仙师隐示而不显言。

    何以故?修道者,物累净尽,一尘不染,金所首禁,此解常理,人必信以为然。

    特不知金所首用,倘一刻暂离,则放纵无可约束,而不能使彼入我之门,故惟首用其金,而紧紧禁制,方免逾越狂悖之患。

    何以故?金者,人见之而莫不首肯,莫不触目,莫不动念,故金念一动,势必目昏脑急,刻难自宽,不容不就金听令矣。

    真人曰:“欲求天上宝,须用世间财。

    ”乃秘要也。

    但金虽一色,而用各不同,念亦各别,紧禁之法则一也。

    若世人荡检逾闲,而圣人作金科以禁制之,又一范围之法门。

    发露至此,人必以为穿凿而大笑之,请看篇中“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与他。

    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咒语念一念,管教他入我门来”之语,却甚明显。

    然则不自吝惜其金,而“金、紧、禁”制仍与前解常理不相悖谬。

    知此者,灵山脚下,即金顶大仙,坚心求道者,二三年之间,即可至此,原系真言。

    成道之速者,固如是耳。

    非谓一十四年,乃其定期也。

    然五件之中有三个,仍有三五之义,不可不知。

     自此,而沙僧现相矣。

    这沙僧,乃丹道中至要至妙所在,读者却又认错。

    柳宗元曰:“西海之山有水,散涣无力,不能负芥,及底而后止。

    故名‘弱水’。

    ”扬子云《甘泉赋》:“东烛沦海,西耀流沙。

    ”弱水,流沙,西域实有此地名,仙师特借以喻情欲易沉,性基难固,必藉真土以凝结之。

    真土者,真意也;流沙者,土之无定者也。

    真土无形,而遍历九宫,水、金、木、火,无此,不能和合,其功莫尚,故又名“沙和尚”。

    至“卷帘大将”之名,“蟠桃会上失手打碎玻璃盏”,“七日一次,飞剑穿我购肋”,“没奈何?寻行人食用”,此等全无意味,未知确有妙义。

    帘者,所以隔别内外,防闲廉耻,彼熊卷之而无嫌忌。

    “蟠桃会”,所以合欢心也。

    “玻璃盏”,千年之水化成,西方至宝,所赖以合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