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第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悟一子曰:此正言服食金丹为修身之原本。
昔五祖宏忍大师授六祖卢惠能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能受毕,又曰:“衣止汝身,勿传也。
”慧明追叩其法,六祖曰:“不思善,不思恶,正当恁么时,还我明上座本来面目。
”明大悟,曰:“密语处还更有意否?”六祖曰:“我今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却还在汝边。
”六祖令向北接人。
六祖后至曹溪,又被恶少寻逐,乃晦迹于四会怀集之间,方了大事。
夫无种何能生果?无情何能成性?性之不能离情而存,犹果之不能离地而生也。
六祖不思善恶时,已是还我面目,而又云“非密,还须返照”。
令向北接人,所接何人?可晓然解悟矣。
否则,如身经五庄观,而当面磋过人参果,岂非无情无种,而何能有性有生! 薛道光和尚,妙悟绝尘,敏慧圆通,终自返照,谓非上乘。
访求真人,及得指示,汗流浃背,顿悔从前之错;乃弃僧□[左“衤”右“加”] 还俗,隐于通都大邑,倚有力者为之了其大事,方成正果。
此道光之返照求方,而屈已受益也。
、可知徒悟非为真种,而无情难以了性。
孟子曰:“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所以立命也。
”景禅师曰:“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
百尺竿头更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悟真篇》曰:“药逢气类方成象,道在希夷合自然。
一位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皆言尽性而至于命,得先天之至精为最上乘之大道也。
学道者修身处世,莫倚自强;须虚心下人,戒欺求教,至于损之又损,而后能益。
悟空出神变化,本
昔五祖宏忍大师授六祖卢惠能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能受毕,又曰:“衣止汝身,勿传也。
”慧明追叩其法,六祖曰:“不思善,不思恶,正当恁么时,还我明上座本来面目。
”明大悟,曰:“密语处还更有意否?”六祖曰:“我今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却还在汝边。
”六祖令向北接人。
六祖后至曹溪,又被恶少寻逐,乃晦迹于四会怀集之间,方了大事。
夫无种何能生果?无情何能成性?性之不能离情而存,犹果之不能离地而生也。
六祖不思善恶时,已是还我面目,而又云“非密,还须返照”。
令向北接人,所接何人?可晓然解悟矣。
否则,如身经五庄观,而当面磋过人参果,岂非无情无种,而何能有性有生! 薛道光和尚,妙悟绝尘,敏慧圆通,终自返照,谓非上乘。
访求真人,及得指示,汗流浃背,顿悔从前之错;乃弃僧□[左“衤”右“加”] 还俗,隐于通都大邑,倚有力者为之了其大事,方成正果。
此道光之返照求方,而屈已受益也。
、可知徒悟非为真种,而无情难以了性。
”景禅师曰:“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
百尺竿头更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一位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皆言尽性而至于命,得先天之至精为最上乘之大道也。
学道者修身处世,莫倚自强;须虚心下人,戒欺求教,至于损之又损,而后能益。
悟空出神变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