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 第2页
句,其诸经所说五行之理,与吾儒仁、义、礼、智、信之说果有异乎?否耶!
“树枝东向而西归”,系玄奘取经实迹,即此一节,已见其诚能动物,而天心犹默相其灵也。
八大金刚空中叫:“圣僧,自去传了经,即便回来。
”三藏历叙三徒出迹来往功程,正是传经之的旨。
“连去连来,恰在八日之内。
”言只在三五妙道运用之内也。
篇中“来东已五日,则归西只三日”,来五回三,已分明指示,人自不悟耳。
读者谓此等处俱不可思拟,奈何“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希”耶?金,紧,禁,不须动念,自然脱去,盖道未成之先,须以法制,金所首用,如念动生根,不可移动;道成之后,安静无念,跳出范围,金为无用,不求脱而自脱。
所谓“渡河筏子上天梯,到彼悉皆遗弃者”,此也。
长春子丘真人留传此书,本以金丹至道开示后世,特借玄奘取经故事,宣畅敷演,明三藏之脱壳成真,由尽性而至命;三徒之幻身成真,由修命而尽性。
虽各有渐顿安勉之殊,而成功则一,皆大觉金仙也。
分而为五,则各成一圣;合而为一,则共成一真,皆真乙金丹也。
后人不识为仙家大道,而目为佛氏小说,持心猿意马、心灭魔灭之浮谈,管窥蠡测,失之远矣! 紫阳真人曰:“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向西邻寄体生。
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将姹女作亲情。
”又曰:“学仙须是学天仙,唯有金丹最的端。
二物会时情性合,五行全处虎龙蟠。
本因戊己为媒聘,遂使夫妻镇合欢。
只候功成朝北阙,九霞光里驾翔鸾。
”此“径回东土,五圣成真”之妙也。
人人自有仙佛圣人之灵根,从后天而返先天,成之者不拘东土西方,理至简,功至易,修之者宁待来生异世哉? 全部立言,总惟“舍妄成真”而已。
此予之所以著《真诠》之志也。
夫予勉之,人勉之,天下后世共勉之!
八大金刚空中叫:“圣僧,自去传了经,即便回来。
”三藏历叙三徒出迹来往功程,正是传经之的旨。
“连去连来,恰在八日之内。
”言只在三五妙道运用之内也。
篇中“来东已五日,则归西只三日”,来五回三,已分明指示,人自不悟耳。
读者谓此等处俱不可思拟,奈何“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希”耶?金,紧,禁,不须动念,自然脱去,盖道未成之先,须以法制,金所首用,如念动生根,不可移动;道成之后,安静无念,跳出范围,金为无用,不求脱而自脱。
所谓“渡河筏子上天梯,到彼悉皆遗弃者”,此也。
长春子丘真人留传此书,本以金丹至道开示后世,特借玄奘取经故事,宣畅敷演,明三藏之脱壳成真,由尽性而至命;三徒之幻身成真,由修命而尽性。
虽各有渐顿安勉之殊,而成功则一,皆大觉金仙也。
分而为五,则各成一圣;合而为一,则共成一真,皆真乙金丹也。
后人不识为仙家大道,而目为佛氏小说,持心猿意马、心灭魔灭之浮谈,管窥蠡测,失之远矣! 紫阳真人曰:“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向西邻寄体生。
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将姹女作亲情。
”又曰:“学仙须是学天仙,唯有金丹最的端。
二物会时情性合,五行全处虎龙蟠。
本因戊己为媒聘,遂使夫妻镇合欢。
只候功成朝北阙,九霞光里驾翔鸾。
”此“径回东土,五圣成真”之妙也。
人人自有仙佛圣人之灵根,从后天而返先天,成之者不拘东土西方,理至简,功至易,修之者宁待来生异世哉? 全部立言,总惟“舍妄成真”而已。
此予之所以著《真诠》之志也。
夫予勉之,人勉之,天下后世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