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西游真诠 >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 第2页

目录
    身,牙爪狰狞噉宝殿,可谓口能吐绣虎。

    燕饮啖娇娃,颇赖神驹施剑术,反遭腿中满堂红,真是手可劈雕龙,其言如是,其行如是,文人无行,岂不可畏也哉!故君子不以言举人,而至人必以信是主。

     信者,真实无妄之谓。

    如天地之有四时,气至不爽;如江海之有潮汐,候至不爽。

    五伦无信则败伦,百行无信则丧行。

    故君臣一德则教化隆,夫妇同心而生育就。

    倘上下相欺,内外尚诈,未有不亡身而败家灭国。

    “信”,为人之言,发于心而司于口,言不由衷,则为妖言;莠言自口,则为长舌。

    妖言惑听,长舌倾城。

    贝锦作而屈子沉忠沦于鱼,谗嫉兴而伯奇死孝杀手峰。

    颠倒是非,则鹿可为马;淆乱真赝,则亥可为豕。

    金蝉化为猛兽,慈爱备极凶锋,均舌魔为之害也。

     三藏变虎,亦奚足怪?然老魔认亲,先以射虎为媒,进言之工也。

    大凡奸人进言,始于亲溺;既亲溺,则好言易投,继以树功;藉树功则宠幸自固。

    故巧言如簧,而铁笼锢金色之头陀;利口噬人,而歌舞晏青脸之孽怪。

    兴言及此,罔不涕痛。

    曾为马走,能不垂缰?所由小龙从身显化,鞠躬救主,成败利钝,非所计也。

    忠臣义士,当由此而激发奋兴。

    木母之感而往,金公之激而来,散而复合,昧而复明,岂非一念之诚,遐迩无不贯格也哉!妙哉!小龙委曲献媚,式歌且舞,顺其所欲也。

    睥睨乘间,五花八门,攻其不备也。

    何异穷图之匕,搏浪之锤?事虽未济,颇足大快人意。

    无奈满堂红击中后尘,犹幸御河水苟全性命;伏枥忍疼,寡侣哀鸣。

    诗称“马猿失散,金木凋零,黄婆分别,道义消疏”,诚可感叹。

     八戒忽然梦觉,耳闻白马口吐人言,回思白虎岭白骨夫人一节情事,应知化虎原于白骨,黄袍由于白骨。

    因困生悔,因悔生悟,便是转危为安机括也。

    小龙说出“有仁有义的猴王,管情拿住妖精”,乃真人出现而魔孽潜消,端木澄源之策也。

    滴泪衔裙,情词谆废,八戒能不尽心遄往乎? 八戒见行者,“却往草崖溜阿溜的”。

    “溜”,极忸怩不前之态。

    行者见八戒,携手相搀,往水帘洞里去耍耍,示招隐恋故之情。

    惟缘八戒不吐真言而虚情假意,故行者亦托言不出而甘退林泉。

    八戒别去,岂真肯遽去?欲假别以发后言;行者不去,岂真忍不去?即不去以索讨真信。

    八戒既别而回头指骂,骂其怒而来追;行者不去而差跟探听,探其实而使不去。

    两家各藏心计,总是不忘师父。

    行者既得真信,能不发露真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