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 > 八棱瓜怎么吃 > 第46章 遵义发粪池尸骨迷案1

第46章 遵义发粪池尸骨迷案1 第3页

目录
    坝那边混的,身高也就一米五吧,可壮得能扛两袋大米。

    ” “一米五?”陈林挑眉,“但法医推断死者身高一米六二。

    ” “嗨,老百姓说话哪有准头。

    ”张大爷摆摆手,“那姑娘爱穿花衬衫,嗓门儿大,总帮人出头打架,后来突然就不见了。

    有人说跟野男人跑了,有人说犯事儿进局子了,反正没见家里人找过。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另一户居民则提供了关键线索:“大概02年吧,我亲眼看见她跟一个男的在巷子里打起来。

    那男的比她高半个头,愣是被她按在墙上揍。

    后来听说那男的是她相好,姓刘,住前街那栋红砖楼。

    ” 陈林的笔记本迅速记下“刘姓男子”“红砖楼”等关键词。

    回到警局时,资料员已整理出2000-2011年间的女性失踪记录:共17人,其中11人已找回,剩余6人中3人有精神障碍,2人外出打工失联,唯一无明确原因失踪的,是2002年腊月走失的陈芬,时年27岁,身高165cm,体型健壮,案发前居住在前街17号。

     “前街17号……”陈林对照走访记录,赫然发现那正是居民提到的“红砖楼”地址。

    他立刻调取陈芬的户籍照片:照片中的女子留着短发,眉骨突出,眼神锐利,确实符合“壮硕”的描述。

     凌晨一点,警局档案室依然亮着灯。

    陈林看着桌上的失踪档案,心中泛起疑惑:陈芬失踪时正值壮年,且在本地有亲友,为何失踪十三年间无人报案?更奇怪的是,她的户籍信息显示“婚姻状况不明”,而档案中竟没有任何关于其家庭关系的记录。

     窗外暴雨倾盆,陈林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在白板上写下三个大字:陈芬。

    颅骨、牛骨、编织袋、旧手机……所有线索都像拼图般向这个名字汇聚,而拼图的缺口,恰是这个神秘女子的过往人生。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李薇的号码:“明天一早,我们去陈芬老家看看。

    顺便……”他瞥了眼窗外的雨幕,“查查那个姓刘的男人。

    ” 黑暗中,白板上的名字被台灯照亮,仿佛一个等待被揭开的诅咒。

    化粪池的污水仍在地下流淌,带着十年前的秘密,在暴雨中发出沉闷的呜咽。

     喜欢中国凶案笔记请大家收藏:()中国凶案笔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