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 > 八棱瓜品种 > 第129章 一场盗窃案牵出22年前杀人潜逃真相9

第129章 一场盗窃案牵出22年前杀人潜逃真相9 第3页

目录
    追踪,唯一不变的,是警察卷宗里永远鲜红的"未结"与"已结"印章。

     "老陈,你说要是当年有现在的技术,他是不是早就落网了?"小林收拾着桌上的证物袋,尼龙搭扣的声响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

     老陈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想起刚才和山东老刑警通电话时,对方说的那句话:"当年我们在金矿的泥水里找线索,现在你们在数据海里捞针,变的是手段,不变的是人心。

    "他摸出烟盒,又想起办公室禁止吸烟的新规定,最终只是把烟盒在掌心转了转。

     "技术会进步,但人心的恶不会消失。

    "他将蓝阿俊的犯罪时间轴贴在白板上,从1993年的淘金梦到2023年的盗窃案,二十八年的曲线像条毒蛇,"不过现在,每条漏网之鱼都会撞上电子围栏,每个逃犯的影子都会被监控捕捉,这就是时代的进捕。

    " 小林指着时间轴上的2003年节点:"他在石家庄的蛋糕店,那时用的是真名字吗?" "半真半假。

    "老陈调出雷小红的询问笔录,"雷小红说,他自称'邓俊',取了邓小刚和自己原名的各一个字。

    直到婚外情对象追问身份证,他才意识到,光有名字不够,得有本合法的户口本。

    " 这就是为什么2006年他会故意因盗窃被捕——老陈突然想通了关键节点。

    蓝阿俊需要通过服刑获得"邓小刚"的合法身份,因为根据当时的规定,服刑人员可以凭释放证明重新办理身份证。

    他刻意在盗窃时留下破绽,让警方抓住,从而堂而皇之地"漂白"身份。

     "真是个狡猾的混蛋。

    "小林低声骂道,"用八年刑期换一个新人生,他算得很清楚。

    " "但他算错了一件事。

    "老陈合上卷宗,金属搭扣发出清脆的"咔嗒"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当年他在金矿打工时,不会想到指纹会被录入全国数据库;2006年服刑时,更不会想到DNA比对会成为标配。

    " 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起,老陈接起后露出严肃的表情:"好的,我们马上来。

    "他转向小林,"山东警方找到了当年的目击证人,1995年案发当晚,有个卡车司机看见三个男人在废车场附近推车,其中一个穿蓝布衫的......" 小林抓起外套,跟着老陈往外走。

    走廊的声控灯次第亮起,照亮他们胸前的警徽。

    在跨世纪的追凶路上,两代警察的脚步终于在科技与法理的交点重合,而那个在时光里躲藏了二十八年的逃犯,即将在证据的强光下无处遁形。

     喜欢中国凶案笔记请大家收藏:()中国凶案笔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