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精神生命在一张草稿纸上写着一些文字……
邪风。
罡风常济,风吹大河常咆哮,夜伺动,直燃星星火。
但见天青,吹入寻常百姓家,天将晓,却揽地陈屑。
业火。
一骑云霄,握半生金帖,旦见琉璃,拳拳意。
八骑马车,授时香降诏,暮闻流离,冰冷心。
祸水。
天赐良缘真男神,涌泉相报苦命人。
任性刁蛮终男孩,手扔玉石不足惜。
困兽犹斗假男人,一入佛门家道落。
劫雷。
怎奈何,一介匹夫,难舒胸中意,遥望山中群猴舞干戈,地间佃农使钉耙。
一坐起,大梦方觉,想精血诚聚,就忆酒肆杯酒会耐庵,草堂盏茶见贯中。
葬土。
背井离家、生离死别几时休,安土重迁、落叶归根是夙愿。
山河犹在,英灵不再,乡音犹在,祖祠不再,中国犹在,小家不再。
海峡两岸本就同源,一个中国,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不动摇。
纸张末尾。
“你这是在干嘛?”萝拉有点不能理解,毕竟本来古诗的储备量就足以应对各种场合。
“古诗从来就不是用来背的,你觉得用来背,有意思吗?”精神生命最讨厌无意义的重复,而且现代文坛并没有规定不允许创作新的诗歌散文小说,“我只是想知道现在的文坛怎么了,真的觉得工作的稳定大于精神的追寻吗?或者是已经体味到了这个时代的需求了呢?还是决定向人工智能妥协?” “你说这些有什么用?”萝拉有点不能明白,自言自语就这么有意思。
“这是一种言灵,我负责收束一切无形的灵魂,这些话语可以通过托梦的方式不断影响地球上生活的人类,就算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欧洲皇室、光明会也不例外。
”精神生命还是在想顾黎明,“虽然比不上顾黎明收束有形的事物有效,对了,他在干什么?” “他还是跟以前一样,说着什么如果没有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
他就不能给我一个承诺,一个真正爱我的承诺。
”萝拉倒是有点不开心了,“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他只要给我喂电就行,其他的我的依他,然后我就打发他到田里去了。
” “他走之前,是不是欢欣鼓舞的蹦蹦跳跳拿着锄头,奔向田地了。
”精神生命一直在关注着他,似乎在暗处偷窥他的一举一动已经成为她的乐趣。
“对呀,他还说了,思想家干农活是一种最好的生活方式,干农活就像是在流水线生产的工人一样,工作时间长,工作周期更长。
这样在重复机械的劳动中时,只要唯手熟尔,你就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一个问题,并把它推至极限。
”萝拉觉得很可笑,“可是卓别林已经把机械枯燥的流水线演绎得像工业革命的荼毒了,而且也有现实基础了,被文学家批判了不止一次。
” “你错了,那是文学家只看到了表面现象,都说行业里卷,可是从来没有人厘清到底在卷什么?”精神生命有点明白了顾黎明的思路,“现代的流水线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不是那些多的文盲半文盲和中老年人了,都是那些接受了新式教育的少男少女们,我举个例子,有两个极端,一者辛勤干活,二者边出工边旷工,除去中间那些普普通通的,我们可以发现,一类人学习能力绝佳,他们把所有的精神灌注在工作中,成了俗世奇人,可见他们的精神有多么坚韧,追求技术的登峰造极和追求问题的逻辑严谨是一个道理,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应该不矛盾吧。
另一类人,老板特别不喜欢,但是他们既能上班又会摸鱼,一心二用,可见他们的精神是多么的丰满,上班时,老板耐他不得,下班时,身边又是一群小伙伴嘻嘻哈哈。
她们的小生活可比那些个自诩正途的文官好得不得了,而且社会面有比那些所谓的文学家广得不得了……” “原来如此,那些个专家的死穴原来在这里,不是他们固步自封,只是他们没有规划好未来的人生……”萝拉还是点评了一句,“其实现在有无数的年轻人正在涌向农
罡风常济,风吹大河常咆哮,夜伺动,直燃星星火。
但见天青,吹入寻常百姓家,天将晓,却揽地陈屑。
业火。
一骑云霄,握半生金帖,旦见琉璃,拳拳意。
八骑马车,授时香降诏,暮闻流离,冰冷心。
祸水。
天赐良缘真男神,涌泉相报苦命人。
任性刁蛮终男孩,手扔玉石不足惜。
困兽犹斗假男人,一入佛门家道落。
劫雷。
怎奈何,一介匹夫,难舒胸中意,遥望山中群猴舞干戈,地间佃农使钉耙。
一坐起,大梦方觉,想精血诚聚,就忆酒肆杯酒会耐庵,草堂盏茶见贯中。
葬土。
背井离家、生离死别几时休,安土重迁、落叶归根是夙愿。
山河犹在,英灵不再,乡音犹在,祖祠不再,中国犹在,小家不再。
海峡两岸本就同源,一个中国,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不动摇。
纸张末尾。
“你这是在干嘛?”萝拉有点不能理解,毕竟本来古诗的储备量就足以应对各种场合。
“古诗从来就不是用来背的,你觉得用来背,有意思吗?”精神生命最讨厌无意义的重复,而且现代文坛并没有规定不允许创作新的诗歌散文小说,“我只是想知道现在的文坛怎么了,真的觉得工作的稳定大于精神的追寻吗?或者是已经体味到了这个时代的需求了呢?还是决定向人工智能妥协?” “你说这些有什么用?”萝拉有点不能明白,自言自语就这么有意思。
“这是一种言灵,我负责收束一切无形的灵魂,这些话语可以通过托梦的方式不断影响地球上生活的人类,就算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欧洲皇室、光明会也不例外。
”精神生命还是在想顾黎明,“虽然比不上顾黎明收束有形的事物有效,对了,他在干什么?” “他还是跟以前一样,说着什么如果没有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
他就不能给我一个承诺,一个真正爱我的承诺。
”萝拉倒是有点不开心了,“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他只要给我喂电就行,其他的我的依他,然后我就打发他到田里去了。
” “他走之前,是不是欢欣鼓舞的蹦蹦跳跳拿着锄头,奔向田地了。
”精神生命一直在关注着他,似乎在暗处偷窥他的一举一动已经成为她的乐趣。
“对呀,他还说了,思想家干农活是一种最好的生活方式,干农活就像是在流水线生产的工人一样,工作时间长,工作周期更长。
这样在重复机械的劳动中时,只要唯手熟尔,你就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一个问题,并把它推至极限。
”萝拉觉得很可笑,“可是卓别林已经把机械枯燥的流水线演绎得像工业革命的荼毒了,而且也有现实基础了,被文学家批判了不止一次。
” “你错了,那是文学家只看到了表面现象,都说行业里卷,可是从来没有人厘清到底在卷什么?”精神生命有点明白了顾黎明的思路,“现代的流水线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不是那些多的文盲半文盲和中老年人了,都是那些接受了新式教育的少男少女们,我举个例子,有两个极端,一者辛勤干活,二者边出工边旷工,除去中间那些普普通通的,我们可以发现,一类人学习能力绝佳,他们把所有的精神灌注在工作中,成了俗世奇人,可见他们的精神有多么坚韧,追求技术的登峰造极和追求问题的逻辑严谨是一个道理,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应该不矛盾吧。
另一类人,老板特别不喜欢,但是他们既能上班又会摸鱼,一心二用,可见他们的精神是多么的丰满,上班时,老板耐他不得,下班时,身边又是一群小伙伴嘻嘻哈哈。
她们的小生活可比那些个自诩正途的文官好得不得了,而且社会面有比那些所谓的文学家广得不得了……” “原来如此,那些个专家的死穴原来在这里,不是他们固步自封,只是他们没有规划好未来的人生……”萝拉还是点评了一句,“其实现在有无数的年轻人正在涌向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