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救赎 第3页
"能告诉我们更多关于林文召的事吗?"孙雨问道,声音有些发抖。
工作人员点点头:"当然。
林文召先生是上世纪非常重要的艺术家,但在文革期间遭受了严重迫害。
据说他被下放到一个偏远山村,在那里经历了非人的折磨。
这段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救赎》就是他回忆那段时期的作品之一。
" 她指向画作一角几乎不可见的小小签名:"看这里,林先生习惯在画作中隐藏一些小细节。
这幅画的签名旁边有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小门图案,据说是代表希望和逃脱的象征。
" 陈生凑近看去,果然发现了一个微小的门形图案,正是他们在林文召房间里看到的那幅水彩画中的门。
一股寒意顺着他的脊背爬上来——这一切都是真实的,他们确实经历了那些不可思议的事情。
"还有更神奇的呢。
"工作人员继续说,显然没有注意到两人的异常反应,"林先生的许多画作都有传言说......它们是有生命的。
"她压低声音,像是分享一个秘密,"有些参观者声称,当他们长时间凝视这些画时,会听到风声、闻到玉米地的气息,甚至感觉到画中人物的情绪。
" 孙雨的脸色变得苍白,她的手紧紧抓住陈生的手臂,指甲几乎陷入他的肉里。
"你们还好吗?"工作人员终于注意到两人的不对劲,关切地问道,"需要帮忙吗?" "不,我们没事。
"陈生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只是......被这幅画的感染力震撼到了。
" 工作人员理解的点点头:"常有的事。
林先生的作品确实有这种魔力。
如果你们感兴趣,那边还有他的其他作品和生平介绍。
"她指向展厅的另一侧,"特别是他的日记复制品,记录了很多创作《救赎》时的思考过程。
" 等工作人员走远后,孙雨终于控制不住地颤抖起来:"陈生,那些不是梦......我们真的......" "我知道。
"陈生紧紧抱住她,感受到她身体的剧烈颤抖,"但我们现在安全了,我们回来了。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孙雨在他怀中慢慢平静下来。
当她再次抬头看向那幅《救赎》时,眼中已经没有了恐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领悟。
陈生点点头,目光落在画中那两个小小的人影上。
现在他明白了,那确实是他和孙雨——林文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画笔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逃离的门。
"我们去看他的日记吧。
"孙雨轻声说,"也许能找到更多答案。
" 两人走向工作人员指的区域,那里有一个展示柜,里面陈列着林文召日记的复制品。
翻开的那一页上写着: "1976年8月15日。
昨夜又梦见了那片玉米地。
我知道我必须画下来,否则那些记忆会永远困住我。
但这次不同,我看到了两个年轻人,他们被困在我的噩梦里。
我想救他们,却不知如何下笔。
也许完成这幅画的关键不在技巧,而在勇气——面对过去的勇气,以及相信救赎存在的勇气。
" 孙雨的眼泪再次落下,这次是温暖的、释然的泪水。
她轻轻合上日记本,抬头看向展厅高高的天花板,仿佛能看到更远的地方。
陈生握住她的手,两人就这样站在美术馆明亮的灯光下,周围是来来往往的参观者,平凡而安全的世界。
那段在画中的恐怖经历已经成为了过去,但他们知道,有些东西永远改变了——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对勇气的认识,以及彼此之间那种经历过生死考验的深厚羁绊。
"走吧。
"陈生轻声说,"我们该回家了。
" 孙雨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救赎》中那两个小小的人影,然后转身与他一起走向美术馆的出口,走向阳光明媚的现实世界。
(这个故事只能先这样了,本来准备了很多,但是实在没办法,封的太厉害了) 喜欢红色志异请大家收藏:()红色志异
工作人员点点头:"当然。
林文召先生是上世纪非常重要的艺术家,但在文革期间遭受了严重迫害。
据说他被下放到一个偏远山村,在那里经历了非人的折磨。
这段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救赎》就是他回忆那段时期的作品之一。
" 她指向画作一角几乎不可见的小小签名:"看这里,林先生习惯在画作中隐藏一些小细节。
这幅画的签名旁边有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小门图案,据说是代表希望和逃脱的象征。
" 陈生凑近看去,果然发现了一个微小的门形图案,正是他们在林文召房间里看到的那幅水彩画中的门。
一股寒意顺着他的脊背爬上来——这一切都是真实的,他们确实经历了那些不可思议的事情。
"还有更神奇的呢。
"工作人员继续说,显然没有注意到两人的异常反应,"林先生的许多画作都有传言说......它们是有生命的。
"她压低声音,像是分享一个秘密,"有些参观者声称,当他们长时间凝视这些画时,会听到风声、闻到玉米地的气息,甚至感觉到画中人物的情绪。
" 孙雨的脸色变得苍白,她的手紧紧抓住陈生的手臂,指甲几乎陷入他的肉里。
"你们还好吗?"工作人员终于注意到两人的不对劲,关切地问道,"需要帮忙吗?" "不,我们没事。
"陈生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只是......被这幅画的感染力震撼到了。
" 工作人员理解的点点头:"常有的事。
林先生的作品确实有这种魔力。
如果你们感兴趣,那边还有他的其他作品和生平介绍。
"她指向展厅的另一侧,"特别是他的日记复制品,记录了很多创作《救赎》时的思考过程。
" 等工作人员走远后,孙雨终于控制不住地颤抖起来:"陈生,那些不是梦......我们真的......" "我知道。
"陈生紧紧抱住她,感受到她身体的剧烈颤抖,"但我们现在安全了,我们回来了。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孙雨在他怀中慢慢平静下来。
当她再次抬头看向那幅《救赎》时,眼中已经没有了恐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领悟。
陈生点点头,目光落在画中那两个小小的人影上。
现在他明白了,那确实是他和孙雨——林文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画笔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逃离的门。
"我们去看他的日记吧。
"孙雨轻声说,"也许能找到更多答案。
" 两人走向工作人员指的区域,那里有一个展示柜,里面陈列着林文召日记的复制品。
翻开的那一页上写着: "1976年8月15日。
昨夜又梦见了那片玉米地。
我知道我必须画下来,否则那些记忆会永远困住我。
但这次不同,我看到了两个年轻人,他们被困在我的噩梦里。
我想救他们,却不知如何下笔。
也许完成这幅画的关键不在技巧,而在勇气——面对过去的勇气,以及相信救赎存在的勇气。
" 孙雨的眼泪再次落下,这次是温暖的、释然的泪水。
她轻轻合上日记本,抬头看向展厅高高的天花板,仿佛能看到更远的地方。
陈生握住她的手,两人就这样站在美术馆明亮的灯光下,周围是来来往往的参观者,平凡而安全的世界。
那段在画中的恐怖经历已经成为了过去,但他们知道,有些东西永远改变了——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对勇气的认识,以及彼此之间那种经历过生死考验的深厚羁绊。
"走吧。
"陈生轻声说,"我们该回家了。
" 孙雨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救赎》中那两个小小的人影,然后转身与他一起走向美术馆的出口,走向阳光明媚的现实世界。
(这个故事只能先这样了,本来准备了很多,但是实在没办法,封的太厉害了) 喜欢红色志异请大家收藏:()红色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