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大明我是永乐大帝 > 第194章 感到动摇

第194章 感到动摇 第2页

目录
    不错的。

     削藩之举消弭了诸多潜在危机,对大明江山稳固大有裨益。

    同时,朝廷亦有所补报,以尽宗族情义。

     然而,为何传到韩成耳中,这些措施竟成了不堪之事?竟会削减大明气数?这般严重、如此夸张? 并非众人不信韩成言辞,而是其话语与众人所思相去甚远。

     “那些藩王凭借地位胡作非为,扰民害众?” 朱元璋听罢沉思片刻,目光落在韩成身上,语重心长地问道。

    此时他的心境颇为沉重。

     韩成虽未直言,但朱元璋已能断定,实际情况与他预想相差无几。

     如今藩王虽已分封,兵权尽失,再无反叛之力。

     据韩成所述,这些藩王的确未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既然无反叛之举,却仍有如此恶行,唯一的解释便是他们仗势欺人,肆意妄为,荼毒生灵。

     这并非不可能发生。

    即便是在第一代藩王分封后,便有不少人渐趋堕落。

     若任由其发展,第二代、第三代恐更甚。

     必是做了许多坏事。

     韩成话音刚落,朱元璋便感到怒火中烧。

    他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情况,可听韩成亲口说出来,心中依旧不悦。

     “这些人忘恩负义,仗势欺人,夺人田产,简直无法无天!”朱元璋呼吸急促,脸庞涨红。

     然而韩成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一时语塞:“虽然此事令人愤慨,但并非最要命的问题。

    他们于封地所为,不过是小患,远不至于动摇根本。

    ” 韩成的评价让朱元璋难以置信。

    难道还有更可怕的事情?到底是什么样的过错,能比这些更大的罪行更为致命? 朱标也在一旁听得怔住,随即陷入深思。

    思索良久,他也想不出除了这些行为之外,这些藩王还能如何祸害江山。

     最后,韩成缓缓道:“要说根本原因,其实还是在陛下您啊。

    ” 在这问题上,朱元璋感到愈发困惑。

    韩成的话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有何种行为会危及后世呢? 经过长久的沉思,朱元璋依旧未能找出答案。

    韩成见状,并未故弄玄虚,稍作等待后,便直截了当地给出了答案。

     “正是你确立的宗室供养之制,此制度使大明的皇族成了国家的一颗毒瘤,不断吸取国家的精华,致使大明日渐衰弱。

    ” 宗室供养之制?韩成所指竟是这个? 听到韩成的答案,朱元璋与朱标皆感震惊。

     他们之前费尽心力思索,却从未将此事与宗室供养之制联系起来。

     “韩成,这说法恐怕有误吧?宗室供养之制实为善政,怎会在你口中变为祸根?这不合常理!” 朱元璋疑惑地望向韩成问道。

     “善政?陛下可曾计算过每年供养宗室需耗费多少资财?” 韩成反问朱元璋。

     “依我之规,我的儿子,即大明的亲王,每年不过五万石米粮,两千引盐,两万五千贯大明宝钞,一千斤茶叶,冬夏各千匹布……” 朱元璋的记忆力相当不错,特别是对自己重视的事情和亲手规划的内容,他能立刻清晰地说出赐予大明亲王的各种优待。

     说完后,他看向韩成说道:“这数目听上去不小,但亲王也需要养活一大群人,还要维持王府属官及各项开支……” 韩成接口道:“单独看一位亲王确实不多,但陛下切莫忘了,大明不止有一位亲王。

    ” “您有二十六个儿子呢!” 按照原本的历史,长子无需封为亲王,那么一口气就要封出二十五位亲王! 听到这话,朱元璋先是惊讶,随即喜上眉梢。

     果然是自己的血脉! 自己怎么会如此出众! 朱家果然子孙满堂! 自己真是立了大功! 一个人便生了二十六个儿子! 早年因战乱,朱家人口几乎断绝。

     只剩下自己与大哥两支血脉。

     大哥一支仅剩一子。

     如今如何?单凭自己就诞育二十六子,总算为朱家繁衍昌盛做出了贡献! 将来即便去了地府见到父亲,也能昂首挺胸与之交谈了! 标儿这小子,真是让朱家扬眉吐气了! “标儿啊,你得加把劲儿,多给我们朱家添几个后人,让家族兴旺起来!” 朱元璋转过脸对朱标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