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大明我是永乐大帝 > 第191章 栽种甘蔗

第191章 栽种甘蔗 第2页

目录
     韩成说道:“其实只要能找到销路,制糖和卖糖的人愿意多分些利润给种甘蔗的人,种甘蔗肯定比种粮更赚钱。

     农户们不会亏本。

     而且,只要经营得当,糖价不仅不会跌,反而可能涨很多。

    ” 朱元璋听后,皱眉更紧了:“东西一多,自然就不值钱,这是一定的。

     你的意思是让我下令把糖价抬高? 这个法子不好。

     原本糖价就够高的了,我再把它拔高,以后谁还会买糖? 买糖的人少了,糖卖不出去,囤积的糖换不来钱,最后只能积压在手里。

     一旦积压,制糖地就不会再大量收购甘蔗制糖,最后受罪的还是种甘蔗的老百姓。

     还有……我记得你说过要降低大明的糖价,让普通人家也能咬咬牙吃得起糖。

     怎么现在又要提价了?” 边上的朱标听韩成这几句话,也觉得云里雾里。

     他注视着韩成,静待其解释。

     韩成开口道:“是我表述不清了。

     我的意思是,将来市舶司恢复后,我们可以将部分糖出口到海外。

     这糖在海外肯定能卖出极高的价格。

     而国内的糖价则会相应降低。

     如此一来,海外高价,国内低价,并无矛盾之处。

    ” 听到韩成的说明,朱元璋父子心头的疑虑烟消云散。

     原来韩成所指是这个道理! 仔细想想,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国内百姓吃高糖价,朱元璋本有些不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听说要让外国人出高价买糖,他顿时眉开眼笑。

     心情格外舒畅。

     做生意就该这样,光赚本国人的钱算什么本事? 只有从外国人口袋里掏金子,才是真本事! 韩成的话正合朱元璋心意。

     不过,新问题马上浮现。

     “他们真会出高价买我们的糖吗?有这个购买力吗?” 见朱元璋面露担忧,韩成笑道:“陛下不必忧虑。

     糖在哪里都很抢手,特别是欧洲那边。

    ”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明朝时,欧洲列强已开始侵扰我国,他们在我们的国土上横行霸道,无恶不作。

     欧洲的制糖工艺比我们这里差远了。

     据我所知,现在欧洲那边,糖可是稀罕物。

     在大明,只要有银子,还能买到糖。

     但在欧洲,即便有许多人腰缠万贯,也难以品尝到糖的滋味。

     至于白砂糖,那更是稀世珍品。

     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皇亲国戚级别的贵族,在病痛时才有资格享用白砂糖。

     能否在患病时食用白砂糖,甚至成为衡量权势地位的一种标志。

     就算你自吹自擂说得天花乱坠,一旦生病却连白砂糖都吃不上,仅此一点就足以让别人对你不屑一顾…… 当然,由于欧洲各国的特殊状况,许多国家面积并不大,有的甚至没有我们的一个省份大。

     但那里富甲一方的大户并不少见。

     我们这边的丝绸、瓷器和茶叶,销路极好。

     在我的印象中,糖紧随这三样之后,位列第四的畅销货品。

     如果我们能把糖的制作工艺提高,那肯定能让糖与前三者齐头并进,成为又一炙手可热的商品,从海外获取巨额财富…… 韩成说完后,朱元璋父子俩都感觉眼界大开。

     显然,中原的货物,在这些边远之地颇受欢迎! 看来那边现在还很落后,连糖都产得不多。

     再联想到韩成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