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抚琴点点头,又转向含巧:"去把德安叫来,让他带着这个锦囊去找禁军统领,再把药材存放的地点告诉他。
" 郑州,太子账内。
"殿下,又发现三例高热呕血的病人。
"赵鹰快步走来,蒙面的布巾被汗水浸透,"城南的隔离区已经住不下了。
" 太子握紧手中的手杖,指节用力:"最坏的办法就是「封城」" 正说着,一个侍卫进营来报,说宫中有信物送达!" “呈上来吧。
” “殿下,是几车药材和一封信。
是良媛娘娘差人送来的。
” 太子心中一动,打开信封拆开火漆,果然是宫中的信,待看完后神色严肃,传旨道:“立刻让许医官过来,就说本王有事相商。
” 许太医匆匆进了营帐,还未站定,便拱手问道:“殿下,听闻您找臣,可是出了什么急事?” 太子面色凝重,将信递过去:“许医官,你先看看这个。
” 许医官双手接过信,仔细研读起来,越看眼睛睁得越大,最后竟激动得胡须都微微颤抖起来。
"妙!实在是妙!"他拍案而起,声音因兴奋而略显尖锐,"这防疫之法环环相扣,层层设防,简直...简直..."他一时语塞,竟找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
赵鹰忍不住上前一步:"许太医,这信中是防疫之法?" 许医官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惊叹的光芒:"是绝无仅有的防疫之法!献策之人不仅深谙防疫之道,更对疫病传播了如指掌。
你看这里" 他指着信上一处,"要求病患与健康者分区安置,专人照料,衣物器具分开使用,这隔离之法比太医院的规定还要严谨三分。
" 他继续往下看,突然又是一声赞叹:"更难得的是,此人竟还考虑到水源清洁,要求每日以石灰消毒水井,焚烧病死牲畜。
这等周密的防范,这等细致的安排,非心思缜密、见多识广之人不能为也!" 太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许医官仍在感叹:"老朽在太医院当差三十余载,从未见过如此完备的防疫章程。
献策者若非久经疫病的老手,便是天资过人的智者!这...这简直是救命的天书啊!" 赵鹰听得目瞪口呆:"比朝廷颁布的防疫条例还好?" 许医官郑重地点头:"朝廷条例固然周全,但此法却似专为此次水
" 郑州,太子账内。
"殿下,又发现三例高热呕血的病人。
"赵鹰快步走来,蒙面的布巾被汗水浸透,"城南的隔离区已经住不下了。
" 太子握紧手中的手杖,指节用力:"最坏的办法就是「封城」" 正说着,一个侍卫进营来报,说宫中有信物送达!" “呈上来吧。
” “殿下,是几车药材和一封信。
是良媛娘娘差人送来的。
” 太子心中一动,打开信封拆开火漆,果然是宫中的信,待看完后神色严肃,传旨道:“立刻让许医官过来,就说本王有事相商。
” 许太医匆匆进了营帐,还未站定,便拱手问道:“殿下,听闻您找臣,可是出了什么急事?” 太子面色凝重,将信递过去:“许医官,你先看看这个。
” 许医官双手接过信,仔细研读起来,越看眼睛睁得越大,最后竟激动得胡须都微微颤抖起来。
"妙!实在是妙!"他拍案而起,声音因兴奋而略显尖锐,"这防疫之法环环相扣,层层设防,简直...简直..."他一时语塞,竟找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
赵鹰忍不住上前一步:"许太医,这信中是防疫之法?" 许医官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惊叹的光芒:"是绝无仅有的防疫之法!献策之人不仅深谙防疫之道,更对疫病传播了如指掌。
你看这里" 他指着信上一处,"要求病患与健康者分区安置,专人照料,衣物器具分开使用,这隔离之法比太医院的规定还要严谨三分。
" 他继续往下看,突然又是一声赞叹:"更难得的是,此人竟还考虑到水源清洁,要求每日以石灰消毒水井,焚烧病死牲畜。
这等周密的防范,这等细致的安排,非心思缜密、见多识广之人不能为也!" 太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许医官仍在感叹:"老朽在太医院当差三十余载,从未见过如此完备的防疫章程。
献策者若非久经疫病的老手,便是天资过人的智者!这...这简直是救命的天书啊!" 赵鹰听得目瞪口呆:"比朝廷颁布的防疫条例还好?" 许医官郑重地点头:"朝廷条例固然周全,但此法却似专为此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