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2页
与文字关系不大。
我在高铁上用两个多小时读完这本书,转头彷佛能看到车窗外有一棵绿油油的梧桐树。
被什么驱使,我迅速翻到前面的序言部分(因为我看书不喜欢读序,会直接跳到正文),作者序言是这样写的: “很早之前有人约我写一则关于青春期的故事,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受重视,且自杀率越来越低龄化,让我写点什么健康读物。
当初跟编辑坐在咖啡馆里聊这件事的时候,我跟她说,我没多少写作天赋,学生时代也很无聊。
她便问我在学生时期有没有很难忘的人,或者对我影响很大的人。
我想到了易纯,但是我跟她只做了半年同桌,后来我转学离开广州,甚至都没有跟她告别。
我幼时生病,经常跑医院,对很多事情很敏感,情绪失控在我身上很常见,很矛盾的是,我又对世界上很多事情“晚熟”,很难理解人类之间的情感。
但是我很喜欢易纯,她经常在我桌子上放一根橘子味的棒棒糖,我喜欢糖,喜欢一切带有甜味的东西。
在我心里,她是我的好朋友,但我时常读不懂她眼里的哀。
她身上是有故事的,很神秘,在我泛善可陈的中学时代,我只记得她。
很多年后,我跟她在美国一家卖甜甜圈的店铺里重逢,分明已经那么多年没见,但我依然一眼认出来她。
我很幸运能重新捡起这段友情。
编辑说动了我,我把这件事讲给易纯,她笑着说可以,这个故事我前前后后准备了大半年,往易纯家里跑了很多趟,琢磨该怎么把这个故事写出来,但是我学识一般,功底较浅,也不太会写书。
编辑告诉我只要写出来就好,于是我便在某年夏天,落笔写下“庸俗夏日”这四个字。
完稿那一天,易纯读了一遍,问我这算什么健康读物?青少年能看吗? 我没想这么多,写完之后才发现离题太多。
实际上这本书的确波折颇多,这本书写完之后,起初先在社交平台上连载,但是读它
我在高铁上用两个多小时读完这本书,转头彷佛能看到车窗外有一棵绿油油的梧桐树。
被什么驱使,我迅速翻到前面的序言部分(因为我看书不喜欢读序,会直接跳到正文),作者序言是这样写的: “很早之前有人约我写一则关于青春期的故事,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受重视,且自杀率越来越低龄化,让我写点什么健康读物。
当初跟编辑坐在咖啡馆里聊这件事的时候,我跟她说,我没多少写作天赋,学生时代也很无聊。
她便问我在学生时期有没有很难忘的人,或者对我影响很大的人。
我想到了易纯,但是我跟她只做了半年同桌,后来我转学离开广州,甚至都没有跟她告别。
我幼时生病,经常跑医院,对很多事情很敏感,情绪失控在我身上很常见,很矛盾的是,我又对世界上很多事情“晚熟”,很难理解人类之间的情感。
但是我很喜欢易纯,她经常在我桌子上放一根橘子味的棒棒糖,我喜欢糖,喜欢一切带有甜味的东西。
在我心里,她是我的好朋友,但我时常读不懂她眼里的哀。
她身上是有故事的,很神秘,在我泛善可陈的中学时代,我只记得她。
很多年后,我跟她在美国一家卖甜甜圈的店铺里重逢,分明已经那么多年没见,但我依然一眼认出来她。
我很幸运能重新捡起这段友情。
编辑说动了我,我把这件事讲给易纯,她笑着说可以,这个故事我前前后后准备了大半年,往易纯家里跑了很多趟,琢磨该怎么把这个故事写出来,但是我学识一般,功底较浅,也不太会写书。
编辑告诉我只要写出来就好,于是我便在某年夏天,落笔写下“庸俗夏日”这四个字。
完稿那一天,易纯读了一遍,问我这算什么健康读物?青少年能看吗? 我没想这么多,写完之后才发现离题太多。
实际上这本书的确波折颇多,这本书写完之后,起初先在社交平台上连载,但是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