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只是孩子 > 第4章

第4章

目录
    关于学画 我觉得学习美术是学习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探索方式,这里更重要的并不是孩子的作品,而是那个老师是如何带领(不是教)你的孩子用他的眼睛、头脑和心灵去探索这个世界。

    并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在探索的过程中的感受表达出来的。

    表达的方式大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不管是哪种风格的作品,一张两张的画页都不能代表什么。

    我以为不管是梵高抑或是徐悲鸿,他们的作品之所以震撼人的心灵,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创作模式和创作个性。

    而是以这些作品为载体,体现出来的他们的人格魅力。

    你从那些作品中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种景象,而是体会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心灵。

    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

     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同样艺术教育也是没有国界之分的。

    我们不能去界定到底哪一种教育模式是最好的,但我们通过我们孩子之后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创造方式我们还是会得到答案。

     很多的家长很介意孩子的作品本身,而没有去探究作品背后,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这才是一种疏漏。

     果果曾经有过很多的美术老师,但一直都没有很正规地学画。

    她上的第一个美术班,才上了3节课,我就再也不让她上了。

    因为,那个老师禁锢了我孩子的思维。

    果果后来的美术老师,应该是到现在我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

    她的专业就是东西方美术教育对比,她的方式是集东西方之大乘。

    更重要的是,她首先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同时,她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开启了我的孩子对艺术的探索之旅。

    她告诉了我的孩子,原来可以有那么多种的方式,去探索、触摸这个世界,之后,还有那么多重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探索和触摸。

     但是,很可惜,果果只跟她学了一年。

    但是,仅仅是短短的一年,她对我和我的孩子影响却是长远的。

    什么是好老师?我们各自有各自不同的标准,但是,我想能够影响一个人生命的老师,难道不是最好的老师吗? 果果现在在一个美国人的画室学画,据我的观察,那里也并不是毫无限制的乱画一气。

    老师也在很耐心、很留心地引导孩子,但绝对没有禁锢孩子。

    但是,用我们通常的标准,这种西方式的引导,貌似有点进度太慢了。

    果果最近的3节课,都在折腾着一只猪。

    而每节课的费用是45美元之巨,这学费在美国也是很贵的。

    于是,就有这样一个韩国家长受不了这样的方式,因为她认为没有得到她想要的东西。

    于是向我打听,听说有一个中国老师更好,还更便宜(25美元),问我认识吗?那个老师我自然是听说过的,我知道他非常地注重技法,所以,我没有让果果去那里学。

    这么说,并不是我认为技法是不重要的,而是,以果果8岁这样的年龄,她并没有到了精攻技法的年龄。

    我现在要的就是我前边所说的那些,而且,我的孩子用三节课得到的作品从表面上看,仅仅就是一只猪。

    但实际上,在那只猪的后边,我的孩子得到的,是无数的"猪"。

    所以,我并不认为,那是不值得的。

    这种东西见仁见智,我并没有说那个韩国妈妈就错了。

    每个人的标准不同、要的东西不同而已。

     另外,关于太阳到底是圆的还是方的抑或是三角的,到底的红的黄的抑或是蓝色的。

    我觉得没有必要去争论不休,艺术哪里会有一个标准呢?我们不可能把全天下最好的东西给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教育了! 第21节:常人表现(1) 常人表现 女人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比较反常,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很正常,因为我们谁也不是圣人,我们是常人,平常的人。

    这让我想起耶稣说过的:"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用石头打她。

    "是常人就会有常人表现,你这样,我这样,她也这样。

    有谁会不这样,那是肯定雕像,不是常人。

    有哪个女人敢说自己从来就没有在经期向别人发过怒的,我们就送块石头给她,让她自己打自己的嘴。

    但错误已经犯了,光后悔没用。

    不能原谅自己,更是不对的。

    无为同学所言极是,那会得强迫症的。

     记得有一个故事说。

    一位母亲很贫穷,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吃鸡蛋,非说自己不喜欢吃鸡蛋。

    后来,孩子长大了才知道母亲的心思,感动得一塌糊涂。

    可我就是不觉得怎么感动。

    我觉得那母亲的精神可敬,但是行为不值得效法。

    首先,为什么就不能让孩子知道实情呢?我家就一个鸡蛋,你是孩子,还在发育,你比我更需要鸡蛋,所以这个鸡蛋你来吃。

    搞不好,孩子一激动就分给妈妈半个。

    孩子也不会因为这半个鸡蛋就发育不全,反倒有了一个感恩的心。

    我一直所说的"给孩子真实",也包括这一方面。

    有人不喜欢孩子过早地知道很多"负面"的东西,他们试图掩盖真实,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完美世界"。

    有的妈妈过度压抑自己,委曲求全,为了所谓的"伟大的爱"。

    可是,孩子就生活在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孩子的妈妈就是常人,她就会有常人表现,她就不是完美的,她们和孩子一样需要鸡蛋。

    妈妈总是可以包容孩子的缺点错误,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去体谅妈妈的常人表现?是谁剥夺了孩子知道真相的权利? 妈妈在每个月总会有那么几天情绪会有所波动,这并不表明妈妈不爱孩子,不爱家人。

    而是因为生理的原因,妈妈暂时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妈妈需要一个空间,用来安静自己的心,才可以更好的来做孩子的妈妈、丈夫的妻子。

    这些信息,我们都可以用自己的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传达给孩子(也包括老公),让孩子理解到妈妈很爱孩子,但是妈妈也是不完美的,妈妈也很需要孩子的理解和体谅。

    孩子们通常都是很愿意做这样的事的,因为,理解和体谅妈妈的难处会给他们带来空前的自信心,让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足够成长到可以帮助妈妈度过艰难时期了。

     在果果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

    首先我不会事无巨细地为她做事,她自己能做的,一定是由她自己去做。

    而且,很小的时候,我就会让她明白。

    妈妈可以做她头顶上的伞,可以暂时地为她遮风挡雨。

    但是,伞也会被风吹雨打,有的时候,风大了,伞还会被掀翻。

    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人是足够完美的。

    我经常地要求果果的帮助,即便是在我自己完全可以做某件事的时候,我也会给她做事机会。

    甚至,有的时候我跌倒了,我会要求果果帮助拉我起来。

    这样,时间长了,用这种被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