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3页
是我并不后悔,虽然我以前讨厌小孩,但是正是我的小孩,把我带入到另一种境界。
让我知道我的责任,也让我知道原来我还是那么有可塑性。
其实我原来是一个特别骄傲,特别自我的人。
但有了果果以后,使我不能不暂时放下自我。
和你一样我是个急脾气,开始和果果有不少碰撞。
我学着蹲下身子跟果果说话,但是果果不买账。
我纳闷怎么这书上写得都不管用呢!?我反省、我发现,我没有把心蹲下来!我再反省、我再发现,原来我老是拿着改锥、榔头妄图完成一座合我心意的雕像。
但我忘记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她不是我手中的泥团! 关于对孩子的期望值问题,我不同意给孩子套上枷锁,我也绝对反对放任自流。
就像我前两天说的:我这个人比较贪心,我什么都想要,所以注定不能把自己和孩子逼进死胡同。
也注定了我会比较累。
比如练琴,我既要孩子快乐,也绝对要求严格的基本功和认真的态度。
我可以不在乎果果的学习进度,但我绝对在乎果果的学习态度。
昨天晚上练琴时我还跟果果说:"如果你的能力达不到的,妈妈绝对不为难你。
但现在是你的态度有问题!你可以做得到,你却应付。
妈妈绝对不答应!"我并不发火,但我决不让步。
这样看来我好像很严厉,但你也看到了,今天为了让果果尽情地享受雪中的快乐,我放弃了上午的练琴。
这样看来我又好像没有原则了。
但是,果果也并没有逃掉。
今天晚上她仍将承担她的练琴任务,一条也不会少。
这样做我是想让果果知道,钢琴、学习成绩都不是她生活的全部。
她可以享受生活,我永远也不会不剥夺她的这份权利。
但她也要肩负她应当承担的责任。
不是说弹琴是她的责任,而是答应过的事情她就要去完成,这是她的责任。
前几天我在"早教"写了个关于"学习成绩"的文章,有人可能觉得我是个懒妈。
现在你应当看得出来,我绝对不懒。
对果果我也从未放任。
无论做什么事,我都时刻想着我的目的是什么。
这样我就不会偏离方向。
即使稍有偏离,我也能随时调整。
回到学琴的问题上,我从一开始就没有让果果只是玩玩;但我也从来没有想让果果去搞专业。
所以我就哪一派都不是,又哪一派都是。
但看来你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知道音乐,弹的时候能给她带来快乐就行了。
"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要把上台演出看得那么重要呢?你们曾经是:"家里面顿时洋溢在一片欢快中"。
你想想那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YY没有重担。
而现在她有了,有一个有期限的目标在等她。
现在她的一切弹琴,都是为了那个期限。
她有畏难情绪,这很正常。
我非常理解你们现在的感受。
因为果果也曾承受过这种重担,刚开始我也调整不好。
我甚至为了那个期限,第一次在练琴时打了果果的手。
但后来我突然醒悟,我怎么成了那个期限的奴隶了?于是我一边继续让果果努力,一边跟负责的老师说,这曲目太难了,您另请高明吧。
同说的还有小提琴的妈妈。
这下老师开始着急了:"都这会儿了,你们让我到哪里找人去啊?"于是,我帮老师一起改了谱子,降低了难度,我们皆大欢喜。
平时,学琴的时候也是一样,只要是果果能够承受的,她一定逃不掉。
但超出了她承受的范围,我一定找老师谈话。
我也没有因此跟哪个老师搞僵了,相反跟每个老师都成了朋友。
第43节:不要为明天的事忧虑(2) 关于YY的演出,我觉得你比YY看得还重要。
这次你没发火,这很好,比以前进步多了:)但你还是给YY一个概念,就是周五能上台的就好孩子。
你虽没有这样说,但YY这个接收器,接受的就是这个信息。
既然老师已经给了YY压力了,作为妈妈就要缓解这个压力。
YY当然没有从此不学琴的打算,她也想着能上台。
但她怕的是不能让你们都满意。
你给她讲得道理挺好的,熟能生巧嘛。
但是,你前面的附加条件不好。
就是那几句:"我问:YY你不愿意学琴了吗?YY说:愿意,我又问,你不愿意参加汇演了吗,YY又点头说想。
我说你弹得不熟练,老师不会让你上台的,因为那样磕磕绊绊的多不好听"你应该给YY充分的信任和鼓励,相信她一定能够弹好的。
并告诉她:"无论你能不能上台,在台上是否弹的磕磕绊绊。
在妈妈眼里你永远是最出色的,因为你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这是妈妈最看重的。
"(记住一定要能说出你欣赏她的具体理由,否则鬼才相信你的瞎赏识。
) 另外,你的讨价还价,我也不欣赏。
我从来就不接受任何讨价还价。
我会让果果知道,弹几遍不是目的,而且弹几遍完全是由她自己可以控制的。
如果她弹得好,一遍就过。
如果她应付,100遍都对她无益。
其实,我从你今天的贴子已看出了一些不同。
说明你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你也在努力改变自己。
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你跟YY的关系,不是一副扑克牌就能改善的。
得需要好多好多付的"扑克牌"。
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问题是会越来越多。
但我也看出你很用心,我相信你只要继续用心,会越来越好的。
不要想的太多,青春期要预备,但不要为远期的忧虑所困。
圣经上说:"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 第44节:给一位内疚得要自杀的父亲的回信 给一位内疚得要自杀的父亲的回信 这位爸爸,首先恭喜你(有点儿像王小丫),你能到这里来,把自己的问题公之于众。
这说明你是个好爸爸!要知道男人能做到这一点,太不容易了。
我要跟你说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不要把简单的事想复杂了 看到你那么痛心疾首,说明你是多么爱你的女儿,只是你暂时还没有找到爱的方法和方向。
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中间很少有人在没有做爸妈的时候就上"爸妈培训班"的,都是不断发现、不断摸索、不断相互学习、不断相互鼓励过来的。
其次,我要拍你几砖,第一砖:你不要老是把简单的事情想得那么复杂,你是不是电视看多了?看来中毒不浅啊。
你的有些说法,让我想起春节央视3套毛宁和潘长江演的一个小品剧,就是你说的一个孩子为了儿时的被欺负经历自己折腾了一辈子,最后医生想方设法带他回到那个环境,解开了心中的扣子,原来就为一块芋头。
你不觉得这是艺术的夸张吗?干吗要对号入座,往自己身上揽?事情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复杂,你的孩子才5岁!赶快扔掉你看的那些什么心理恐惧症的书,这些负面的东西搞得你自己都患上心理恐惧症了。
看得出你是个爱思考的人,可你怎么就没好好想想,就你2岁时的一顿打,就真的能把你女儿打趴下吗?回答很简单:99%不可能。
你女儿今天的种种表现一定还有其他原因。
这位爸爸,专家、医院你别去,去了会更复杂。
你有没有看过电影里,没病的人进了医院(指特殊医院)都能给整出病来。
你的这事进了医院,非但帮不了你女儿,闹不好还得把你自己搞疯。
其实,你忽略了一个最简单又最重要的东西:父亲的力量。
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你认为字典中最有力量的词是什么?答案告诉你:父亲!你看过《狮子王》吗?那是父亲力量最好的诠释。
你说辛巴有没有你说的心理问题?比你女儿大多了吧?是什么力量让他重登师王宝座的?是他在天上的父亲!你还没到天上去呢,就在你女儿身边。
你要相信自己,你就是最好的医生,当然,就像教授说的:还有孩子的妈妈,你们远比医生要管用的多,你们充满爱的温暖的家,远比冷冰冰的医院重要的多。
没事干嘛往医院跑啊?我从小在医院长大的,虽然,我被熏得天不怕地不怕的。
难道你真的认为那是个好地方?
让我知道我的责任,也让我知道原来我还是那么有可塑性。
其实我原来是一个特别骄傲,特别自我的人。
但有了果果以后,使我不能不暂时放下自我。
和你一样我是个急脾气,开始和果果有不少碰撞。
我学着蹲下身子跟果果说话,但是果果不买账。
我纳闷怎么这书上写得都不管用呢!?我反省、我发现,我没有把心蹲下来!我再反省、我再发现,原来我老是拿着改锥、榔头妄图完成一座合我心意的雕像。
但我忘记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她不是我手中的泥团! 关于对孩子的期望值问题,我不同意给孩子套上枷锁,我也绝对反对放任自流。
就像我前两天说的:我这个人比较贪心,我什么都想要,所以注定不能把自己和孩子逼进死胡同。
也注定了我会比较累。
比如练琴,我既要孩子快乐,也绝对要求严格的基本功和认真的态度。
我可以不在乎果果的学习进度,但我绝对在乎果果的学习态度。
昨天晚上练琴时我还跟果果说:"如果你的能力达不到的,妈妈绝对不为难你。
但现在是你的态度有问题!你可以做得到,你却应付。
妈妈绝对不答应!"我并不发火,但我决不让步。
这样看来我好像很严厉,但你也看到了,今天为了让果果尽情地享受雪中的快乐,我放弃了上午的练琴。
这样看来我又好像没有原则了。
但是,果果也并没有逃掉。
今天晚上她仍将承担她的练琴任务,一条也不会少。
这样做我是想让果果知道,钢琴、学习成绩都不是她生活的全部。
她可以享受生活,我永远也不会不剥夺她的这份权利。
但她也要肩负她应当承担的责任。
不是说弹琴是她的责任,而是答应过的事情她就要去完成,这是她的责任。
前几天我在"早教"写了个关于"学习成绩"的文章,有人可能觉得我是个懒妈。
现在你应当看得出来,我绝对不懒。
对果果我也从未放任。
无论做什么事,我都时刻想着我的目的是什么。
这样我就不会偏离方向。
即使稍有偏离,我也能随时调整。
回到学琴的问题上,我从一开始就没有让果果只是玩玩;但我也从来没有想让果果去搞专业。
所以我就哪一派都不是,又哪一派都是。
但看来你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知道音乐,弹的时候能给她带来快乐就行了。
"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要把上台演出看得那么重要呢?你们曾经是:"家里面顿时洋溢在一片欢快中"。
你想想那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YY没有重担。
而现在她有了,有一个有期限的目标在等她。
现在她的一切弹琴,都是为了那个期限。
她有畏难情绪,这很正常。
我非常理解你们现在的感受。
因为果果也曾承受过这种重担,刚开始我也调整不好。
我甚至为了那个期限,第一次在练琴时打了果果的手。
但后来我突然醒悟,我怎么成了那个期限的奴隶了?于是我一边继续让果果努力,一边跟负责的老师说,这曲目太难了,您另请高明吧。
同说的还有小提琴的妈妈。
这下老师开始着急了:"都这会儿了,你们让我到哪里找人去啊?"于是,我帮老师一起改了谱子,降低了难度,我们皆大欢喜。
平时,学琴的时候也是一样,只要是果果能够承受的,她一定逃不掉。
但超出了她承受的范围,我一定找老师谈话。
我也没有因此跟哪个老师搞僵了,相反跟每个老师都成了朋友。
第43节:不要为明天的事忧虑(2) 关于YY的演出,我觉得你比YY看得还重要。
这次你没发火,这很好,比以前进步多了:)但你还是给YY一个概念,就是周五能上台的就好孩子。
你虽没有这样说,但YY这个接收器,接受的就是这个信息。
既然老师已经给了YY压力了,作为妈妈就要缓解这个压力。
YY当然没有从此不学琴的打算,她也想着能上台。
但她怕的是不能让你们都满意。
你给她讲得道理挺好的,熟能生巧嘛。
但是,你前面的附加条件不好。
就是那几句:"我问:YY你不愿意学琴了吗?YY说:愿意,我又问,你不愿意参加汇演了吗,YY又点头说想。
我说你弹得不熟练,老师不会让你上台的,因为那样磕磕绊绊的多不好听"你应该给YY充分的信任和鼓励,相信她一定能够弹好的。
并告诉她:"无论你能不能上台,在台上是否弹的磕磕绊绊。
在妈妈眼里你永远是最出色的,因为你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这是妈妈最看重的。
"(记住一定要能说出你欣赏她的具体理由,否则鬼才相信你的瞎赏识。
) 另外,你的讨价还价,我也不欣赏。
我从来就不接受任何讨价还价。
我会让果果知道,弹几遍不是目的,而且弹几遍完全是由她自己可以控制的。
如果她弹得好,一遍就过。
如果她应付,100遍都对她无益。
其实,我从你今天的贴子已看出了一些不同。
说明你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你也在努力改变自己。
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你跟YY的关系,不是一副扑克牌就能改善的。
得需要好多好多付的"扑克牌"。
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问题是会越来越多。
但我也看出你很用心,我相信你只要继续用心,会越来越好的。
不要想的太多,青春期要预备,但不要为远期的忧虑所困。
圣经上说:"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 第44节:给一位内疚得要自杀的父亲的回信 给一位内疚得要自杀的父亲的回信 这位爸爸,首先恭喜你(有点儿像王小丫),你能到这里来,把自己的问题公之于众。
这说明你是个好爸爸!要知道男人能做到这一点,太不容易了。
我要跟你说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不要把简单的事想复杂了 看到你那么痛心疾首,说明你是多么爱你的女儿,只是你暂时还没有找到爱的方法和方向。
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中间很少有人在没有做爸妈的时候就上"爸妈培训班"的,都是不断发现、不断摸索、不断相互学习、不断相互鼓励过来的。
其次,我要拍你几砖,第一砖:你不要老是把简单的事情想得那么复杂,你是不是电视看多了?看来中毒不浅啊。
你的有些说法,让我想起春节央视3套毛宁和潘长江演的一个小品剧,就是你说的一个孩子为了儿时的被欺负经历自己折腾了一辈子,最后医生想方设法带他回到那个环境,解开了心中的扣子,原来就为一块芋头。
你不觉得这是艺术的夸张吗?干吗要对号入座,往自己身上揽?事情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复杂,你的孩子才5岁!赶快扔掉你看的那些什么心理恐惧症的书,这些负面的东西搞得你自己都患上心理恐惧症了。
看得出你是个爱思考的人,可你怎么就没好好想想,就你2岁时的一顿打,就真的能把你女儿打趴下吗?回答很简单:99%不可能。
你女儿今天的种种表现一定还有其他原因。
这位爸爸,专家、医院你别去,去了会更复杂。
你有没有看过电影里,没病的人进了医院(指特殊医院)都能给整出病来。
你的这事进了医院,非但帮不了你女儿,闹不好还得把你自己搞疯。
其实,你忽略了一个最简单又最重要的东西:父亲的力量。
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你认为字典中最有力量的词是什么?答案告诉你:父亲!你看过《狮子王》吗?那是父亲力量最好的诠释。
你说辛巴有没有你说的心理问题?比你女儿大多了吧?是什么力量让他重登师王宝座的?是他在天上的父亲!你还没到天上去呢,就在你女儿身边。
你要相信自己,你就是最好的医生,当然,就像教授说的:还有孩子的妈妈,你们远比医生要管用的多,你们充满爱的温暖的家,远比冷冰冰的医院重要的多。
没事干嘛往医院跑啊?我从小在医院长大的,虽然,我被熏得天不怕地不怕的。
难道你真的认为那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