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2页
数月,这三人也终于从蒙学跨到小学了。
先生知晓范有成与范有志无心科考,也就对他们要求不高,只消顺利完成蒙学便可。
可范有宁分明打算科考,人同样聪慧,又比范愚还要年长一岁有余,进度却和剩下两人持平。
先生已经看不惯这位懈怠得很的小郎君很久,恨铁不成钢。
这会儿范有宁主动夸赞范愚,又说自己愧哉,顿时引出来先生难得的暴脾气,被拉去屋外训斥了好一番才放进来。
县试三场,皆须当日交卷,且不给烛,是以考生只能答卷至黄昏。
下午照例听先生讲解完律法之后,范愚便打算去县试考场外边等一等祝赫,也围观一番放考的场景。
县试的科考棚坐北朝南,院北有“龙门”,取一个鱼跃龙门的美好愿景。
考生答完卷并不能擅自出考场,而是在分批开放“龙门”出场,称之为“放排”。
放排之时,祝赫走在最前一批中。
少年郎面上带着胜券在握的笑,与身旁愁眉苦脸的中年书生形成了极强的对比。
瞧见范愚后,祝赫越过人群走到他身边,道:“阿愚还不知晓正场考些什么吧?” 范愚摇头,他今日才刚学完《论语》,四书刚学完一本,还没到考虑科考具体内容的时候,自然一概不知。
“正场卷子有十余张,考四书文两篇,并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
等你学完了四书,还需练上许久写文作诗,方可下场。
” 范愚这才知道,平日里早课时候祝赫不太出声,习字时也不练大字,是在学些什么。
看祝赫的神情,范愚便猜到友人应当考得很不错,却也没想到他果真考了头名,压过了一众比他多读数年书的考生。
离范有宁平日里念叨的案首只差两场考试。
正场发案不用考生姓名,只写考场座号,要等三场尽数结束,发案时才会列出录取考生的名字来。
是以唯有范氏族学众人知道祝赫的成绩,众人纷纷祝贺了一番。
第10章 初覆所试内容与正场一般无二,次覆则试四书文一篇、律赋一篇,并五言八韵诗一首。
范愚因为先前答应了祝赫,后边两场也有早起跟到场外,放排时候则去了龙门外等他。
也因此,范愚头一回意识到了科举之残酷。
在此之前,科举于范愚而言只是场考试而已,要说具体形象,甚至和每月督课的例行考校没多大区别。
毕竟都是考试。
直到跟在祝赫身边,从头到尾体验了一番县试,范愚才发现科考的严肃与难度。
县试只是科举第一关童试的第一部分,正场更只是县试三关的第一关罢了。
先生知晓范有成与范有志无心科考,也就对他们要求不高,只消顺利完成蒙学便可。
可范有宁分明打算科考,人同样聪慧,又比范愚还要年长一岁有余,进度却和剩下两人持平。
先生已经看不惯这位懈怠得很的小郎君很久,恨铁不成钢。
这会儿范有宁主动夸赞范愚,又说自己愧哉,顿时引出来先生难得的暴脾气,被拉去屋外训斥了好一番才放进来。
县试三场,皆须当日交卷,且不给烛,是以考生只能答卷至黄昏。
下午照例听先生讲解完律法之后,范愚便打算去县试考场外边等一等祝赫,也围观一番放考的场景。
县试的科考棚坐北朝南,院北有“龙门”,取一个鱼跃龙门的美好愿景。
考生答完卷并不能擅自出考场,而是在分批开放“龙门”出场,称之为“放排”。
放排之时,祝赫走在最前一批中。
少年郎面上带着胜券在握的笑,与身旁愁眉苦脸的中年书生形成了极强的对比。
瞧见范愚后,祝赫越过人群走到他身边,道:“阿愚还不知晓正场考些什么吧?” 范愚摇头,他今日才刚学完《论语》,四书刚学完一本,还没到考虑科考具体内容的时候,自然一概不知。
“正场卷子有十余张,考四书文两篇,并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
等你学完了四书,还需练上许久写文作诗,方可下场。
” 范愚这才知道,平日里早课时候祝赫不太出声,习字时也不练大字,是在学些什么。
看祝赫的神情,范愚便猜到友人应当考得很不错,却也没想到他果真考了头名,压过了一众比他多读数年书的考生。
离范有宁平日里念叨的案首只差两场考试。
正场发案不用考生姓名,只写考场座号,要等三场尽数结束,发案时才会列出录取考生的名字来。
是以唯有范氏族学众人知道祝赫的成绩,众人纷纷祝贺了一番。
第10章 初覆所试内容与正场一般无二,次覆则试四书文一篇、律赋一篇,并五言八韵诗一首。
范愚因为先前答应了祝赫,后边两场也有早起跟到场外,放排时候则去了龙门外等他。
也因此,范愚头一回意识到了科举之残酷。
在此之前,科举于范愚而言只是场考试而已,要说具体形象,甚至和每月督课的例行考校没多大区别。
毕竟都是考试。
直到跟在祝赫身边,从头到尾体验了一番县试,范愚才发现科考的严肃与难度。
县试只是科举第一关童试的第一部分,正场更只是县试三关的第一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