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3页
烧点纸念叨念叨,但也别乱说,就、就保佑你命中多子多孙。
” 他本想说保佑儿媳肚里这个是女娃,又担心只这一胎,那岂不是绝户了?只好改口在保佑儿子名下。
屠大牛甩甩手中的黄纸,一脸迟疑道:“我媳妇不是说不用去嘛,孩子生下来了再说。
” “我又没请风水先生看,只是让你去念叨念叨。
” “我不会说,你自己去,我担心念叨错了,你也是屠家子孙,人老脸皱,他们更给你面子。
”他懒得去糊弄鬼,孩子已经在肚子里了,大夫也说许妍身体好,老许家又是祖传的子孙多,更何况许妍扯出这番话只是受他俩影响,要是自己不跟着老头念叨儿子儿子,估计也没这遭事。
屠老汉一定要他去,“你之前不就去了一遭,也得偿所愿的把媳妇娶回家了,有经验,必须去,快,趁妍丫头不在家。
”黄纸牢牢的按在他手里,打开房门给推了出去。
“快去,你媳妇回来了我就说你出门找地儿拉屎去了。
”屠老汉一路把他儿子送出大门。
“……”你狠。
▍作者有话说: 晚上还有一更 第三十八章[VIP] 天气凉下来了,官衙里的人开始下乡收粮税,按亩产,十五税一,村长拿着秋收后登记的册子,跟着衙役每家每户的征收,平泽县听名字就知道,此县地处平原矮丘陵,土壤肥沃,一年两熟,春季收小麦,秋季收稻子,良田亩产稻四百斤多一点,如非特殊情况,官衙里就按每亩二十五斤的粮税征收,他们减轻了工作量,种地的占优势就会提高产量,自己得便宜。
官衙里有顾清在,他给屠大牛按了个协助收粮税的名头,屠大牛赶着牛车给公家跑腿运粮,这是个费人费牛的活,但为了让乡民知道他跟官衙里有关系,屠大牛违背不吃亏的原则,每天早出晚归得苦哈哈挨家挨户秤粮运粮。
他觉得这出牛出人出力气是吃亏的活计,村里人不知道有多羡慕他,跑腿的衙役都是他们这种地的老农民接触不上的,知道收粮税的有自个儿村里的人,他们安心了不少,有个熟人在至少不会被故意找茬。
在自己村,称好税粮了不用他动手,各家各户的男人就给扛上了牛车,也就在他自己家,他才让屠老汉搭把手,把麻袋扛在肩上搬上牛车。
正是年复一年的给官衙打白工,七里八乡的都知道后山村的屠家在官衙里有关系,才不敢去动他家里养的猪和牛,连猪粪都不敢去偷。
屠大牛外出收粮,家里只有许妍跟屠老汉在家,两人关系好,处的像亲爷俩似的,喊爹喊的真心,屠老汉也心疼怀孕还帮着熬猪食的儿媳,没事就催她出去走走,饭好了出门喊人,两人相处愉快,村里倒是说起了闲话。
地里没活了,老的少的都围在村中间那棵大槐树下拉呱,就有那心底发脓口舌生疮的妇人挤眉弄脸的说:“看看村尾那家,儿子不在家,老头倒是跟儿媳过的像是两口子样的,那大牛媳妇出来散溜达,老头子恨不得跟在屁股后面盯着。
”
” 他本想说保佑儿媳肚里这个是女娃,又担心只这一胎,那岂不是绝户了?只好改口在保佑儿子名下。
屠大牛甩甩手中的黄纸,一脸迟疑道:“我媳妇不是说不用去嘛,孩子生下来了再说。
” “我又没请风水先生看,只是让你去念叨念叨。
” “我不会说,你自己去,我担心念叨错了,你也是屠家子孙,人老脸皱,他们更给你面子。
”他懒得去糊弄鬼,孩子已经在肚子里了,大夫也说许妍身体好,老许家又是祖传的子孙多,更何况许妍扯出这番话只是受他俩影响,要是自己不跟着老头念叨儿子儿子,估计也没这遭事。
屠老汉一定要他去,“你之前不就去了一遭,也得偿所愿的把媳妇娶回家了,有经验,必须去,快,趁妍丫头不在家。
”黄纸牢牢的按在他手里,打开房门给推了出去。
“快去,你媳妇回来了我就说你出门找地儿拉屎去了。
”屠老汉一路把他儿子送出大门。
“……”你狠。
▍作者有话说: 晚上还有一更 第三十八章[VIP] 天气凉下来了,官衙里的人开始下乡收粮税,按亩产,十五税一,村长拿着秋收后登记的册子,跟着衙役每家每户的征收,平泽县听名字就知道,此县地处平原矮丘陵,土壤肥沃,一年两熟,春季收小麦,秋季收稻子,良田亩产稻四百斤多一点,如非特殊情况,官衙里就按每亩二十五斤的粮税征收,他们减轻了工作量,种地的占优势就会提高产量,自己得便宜。
官衙里有顾清在,他给屠大牛按了个协助收粮税的名头,屠大牛赶着牛车给公家跑腿运粮,这是个费人费牛的活,但为了让乡民知道他跟官衙里有关系,屠大牛违背不吃亏的原则,每天早出晚归得苦哈哈挨家挨户秤粮运粮。
他觉得这出牛出人出力气是吃亏的活计,村里人不知道有多羡慕他,跑腿的衙役都是他们这种地的老农民接触不上的,知道收粮税的有自个儿村里的人,他们安心了不少,有个熟人在至少不会被故意找茬。
在自己村,称好税粮了不用他动手,各家各户的男人就给扛上了牛车,也就在他自己家,他才让屠老汉搭把手,把麻袋扛在肩上搬上牛车。
正是年复一年的给官衙打白工,七里八乡的都知道后山村的屠家在官衙里有关系,才不敢去动他家里养的猪和牛,连猪粪都不敢去偷。
屠大牛外出收粮,家里只有许妍跟屠老汉在家,两人关系好,处的像亲爷俩似的,喊爹喊的真心,屠老汉也心疼怀孕还帮着熬猪食的儿媳,没事就催她出去走走,饭好了出门喊人,两人相处愉快,村里倒是说起了闲话。
地里没活了,老的少的都围在村中间那棵大槐树下拉呱,就有那心底发脓口舌生疮的妇人挤眉弄脸的说:“看看村尾那家,儿子不在家,老头倒是跟儿媳过的像是两口子样的,那大牛媳妇出来散溜达,老头子恨不得跟在屁股后面盯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