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高校教师生存日记byLlosa > 12

12 第2页

目录
    毕业了。

    ” 难得有前辈主动传授经验,孟初赶紧放下筷子,全身心加入对话。

    “我读博的时候,导师拿人当工厂零件使,让学生干杂活,指导科研也不积极,”他说,“我当时下定决心,等我成为导师的时候,一定不会这样。

    我要关心他们的学术,让他们能学到东西,做出成就……” 付燕平做了个“打住”的手势。

    “这是你的期望,不一定是他们的期望,尤其是硕士,”她说,“他们读书是为了就业,能顺利毕业,能用你教的东西找到工作,这就是他们的要求,你满足这些,就是绝世好导师了。

    ” 孟初默默消化了一会儿满腔热血、无人问津的壮志,问:“博士会不一样吗?” “分人,”付燕平说,“等你当上博导就知道了。

    ” 孟初苦笑:“那还有很久呢。

    ” 硕导是容易评的。

    很多学校,新老师入职就直接给硕导。

    博导的难度完全不一样。

    首先博士点就稀缺,其次博士名额也紧张。

     在林大,博导的要求和正教授几乎相同。

     “博士也未必省心,”付燕平安慰他,“我今年新招的一个,让他改论文,就跟泥牛入海一样,问了三四遍才交。

    结果你猜怎么着?” 孟初表示猜不到。

    他很难在这种猜谜游戏中给出有情绪价值的反应。

     好在付燕平拥有付家人自己给自己捧场的基因,重重地拍了下桌子,来烘托气氛。

    “就改了个绪论!你敢信吗?我给他写了那么多条批注,他连第二页都没翻到!”说到这里,她深吸了一口气,好像马上要气到胃酸倒流。

     孟初恍然大悟。

    怪不得刚刚出门的时候,走廊尽头隐约传来什么声音,原来是付老师又发飙了。

     “他和我家那丫头,”付燕平说,“我不知道谁先气到我乳腺结节。

    ” 看来,母女还在拉锯。

     “我带三个学生,已经觉得辛苦了,”孟初说,“付老师带十二个,真难想象是什么日子。

    ” “没事,再多几个,就到临界点了。

    ” “临界点?” “人数小于二十的时候,学生越多,事情越多,”付燕平说,“超过这个数字,他们就能形成一个自动运转的小集体,旧带新,老带小,那时候我就能解放了。

    ” 天,孟初想,他离这个临界点还有多少年啊。

     再一想,真到了那时候,要养活这么多人,他要拿到的经费和项目数量…… 这是能做到的吗? 付燕平观察着他慷慨赴死的表情,摇了摇头。

    “孟老师,”她说,“平常你多出去走动走动啊,国内最大的通用半导体公司不就在隔壁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