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苏定方的故事 > 第32章 隋军兵取辽东

第32章 隋军兵取辽东

目录
    大业九年正月,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般刮过大地,隋帝杨广再次在全国征调精锐之兵,一时间,各处关隘要道,皆是浩浩荡荡的行军队伍,向着涿郡(治今北京城西南)集结而去。

    此次,杨广决心再次亲征高句丽,欲雪前耻。

     病榻之上,老将军段文振与韩擒虎面色苍白,却强撑着精神,亲自书写折本,呈递给隋帝。

    他们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恳切劝谏天子切不可拖沓,务必要赶在秋浔辽水上涨之前发起进攻,否则形势将对隋军极为不利。

    然而,杨广却将这两封饱含老臣心血与忧虑的折本随意放置一旁,对两位老将军的金玉良言充耳不闻。

     四月,春风渐暖,隋军士气高昂地渡过辽水。

    杨广迅速调遣宇文述、杨义臣二将,命他们率军直逼平壤。

    又令来护儿率水师从海上进攻平壤,左光禄大夫王仁恭率军进至新城(今辽宁抚顺北)。

    王仁恭不负所望,亲率劲骑一千,如猛虎出山般冲入高丽兵数万之阵,杀得敌人丢盔弃甲,大败而逃。

    同时,杨广还命麦铁仗、辛世雄为接应使,确保各军之间的联络与支援。

     五月,骄阳似火,炀帝下令诸军合力围攻辽东城(今辽宁辽阳)。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攻城器械林立,隋军将士们奋勇冲锋,然而辽东城却如铜墙铁壁一般,二十余日过去,依旧未能攻克。

    双方在城下死伤无数,鲜血染红了大地。

     此时,高句丽主帅乙支文德亲率二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来到鸭绿江,迎击隋军。

    乙支文德深知隋军势大,不可硬拼,于是分兵四路,布下了精妙的战阵。

    起初,隋军凭借着勇猛的攻势,接连胜了几仗,士气大振。

    尤其是宇文述,几战告捷后,便骄傲自满起来,全然没了往日的谨慎。

     乙支文德见时机已到,便施展诈败之计,故意示弱,率军节节败退。

    宇文述有勇无谋,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全然不知是计,在后面紧追不舍。

    为了加快追击速度,他竟然下令让士兵扔掉多余的装备,轻装前进。

    隋军一路如脱缰的野马般杀到平壤附近。

    然而,宇文述对当地地形极为不熟,这下可陷入了绝境。

     乙支文德见隋军已深入圈套,当即下令擂鼓进攻。

    一时间,战鼓如雷,高句丽军从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出。

    宇文述这才意识到中计,却已回天乏术,十万大军瞬间陷入混乱,抵挡不住,纷纷往下败退。

    这正是一将无能累死千军,隋军士兵们慌不择路,有掉进鸭绿江被淹死的,有被自己人踩死的,自相踩踏,惨状不忍直视。

     辛世雄在鸭绿江浮桥接应宇文述,眼见大军溃败,他挺身而出,大声喊道:“宇文将军,你先走,末将在此垫后!”宇文述带着残兵败将,慌慌张张地过了浮桥,一路狂奔。

    辛世雄则挥舞着兵器,与追来的番将展开殊死搏斗,他接连斩杀几个番将,然而敌人越来越多,最终寡不敌众,壮烈殉国。

    他带来的隋军将士,也都为国捐躯,无一生还。

     数天后,宇文述这个庸将带着寥寥无几的残兵败将,狼狈败退到辽水。

    麦铁仗早已在此接应,见到宇文述,他拱手说道:“大帅,你先撤,末将在此抵挡一阵。

    ”宇文述一脸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