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王大人。
”塞北人往往夜袭,李乾昭时常顶着严冬的寒风督战,倒也习惯了这份冷,只向他致歉:“劳您久等。
” “不妨事…不妨事,唉。
”王忠苦笑一声,他上下打量着身前的燕王这个受封不过五六年,便立下赫赫战功、率部斩落塞北匪寇数万人头,镇守燕地至今的男人,眼下却瞧不出半分历经沙场的征伐威势,同那些茹毛饮血的蛮子相比,更显得和蔼可亲起来。
自己在汇门关的身家性命全靠燕王保证,即便他的态度如此温和,王忠却依然不敢露出半分颐指气使。
烛光有限,他没在对方身上找到什么“被塞北特使侮辱”的痕迹,便将头向营帐处点了点,谨慎问道:“王爷……顺利否?” “特使饮了酒,已睡下了。
”李乾昭答。
王忠四十来岁,已有了妻儿,他为人有些许古板,对男子龙阳一事实在难以接受,来时也生怕燕王多话,随口告诉他点别的“细节”,见他说的简短,神色平静,又不似是同人亲热过的样子,便只当燕王是单靠灌酒将那蛮子灌醉的,不再追问,只点点头,又打了个喷嚏。
“这儿实在不宜细谈。
”王忠道,“臣恐怕要失态的。
” 李乾昭赞同道:“亲卫夜巡会经过此处,况且地冻风寒,请随本王到书房一叙。
” - 汇门关到底只是个关口,容不下燕王府的规制。
说是书房,其实也不过是另一个较小的营帐,位置倒是刁钻,离塞北人驻扎之处与燕王随从亲卫营帐都有着一段路程。
李乾昭带着王忠绕了些路,方遥遥见到大梁军旗曳扬的形影 倒确实是适合密谈的好地方。
帐外驻守着十几位手握长枪玄铠兵士,那是燕王麾下最负盛名的重甲军。
他们远远察觉到有人靠近,集体警戒起来,执枪喝道:“来客止步!” 李乾昭探手入怀,摸出一枚形制奇特的青铜短笛,置于唇边吹出几个短促尖锐的音调。
这是寻常笛音难以企及的,那些重甲军像是得了什么暗号似的,闻声便收了长枪,只由一百夫长上前,接过短笛辨认一番,方侧身颔首,众重甲军也纷纷行礼,为二人让路。
据传,重甲军前身乃是前朝燕城守将齐洪天私卫,称齐家军。
虽不过千余人,却是骁勇善战、忠心护主。
至大梁立国后,先帝收复燕城,分设汇门、龙脊、燕门三关,齐家军
”塞北人往往夜袭,李乾昭时常顶着严冬的寒风督战,倒也习惯了这份冷,只向他致歉:“劳您久等。
” “不妨事…不妨事,唉。
”王忠苦笑一声,他上下打量着身前的燕王这个受封不过五六年,便立下赫赫战功、率部斩落塞北匪寇数万人头,镇守燕地至今的男人,眼下却瞧不出半分历经沙场的征伐威势,同那些茹毛饮血的蛮子相比,更显得和蔼可亲起来。
自己在汇门关的身家性命全靠燕王保证,即便他的态度如此温和,王忠却依然不敢露出半分颐指气使。
烛光有限,他没在对方身上找到什么“被塞北特使侮辱”的痕迹,便将头向营帐处点了点,谨慎问道:“王爷……顺利否?” “特使饮了酒,已睡下了。
”李乾昭答。
王忠四十来岁,已有了妻儿,他为人有些许古板,对男子龙阳一事实在难以接受,来时也生怕燕王多话,随口告诉他点别的“细节”,见他说的简短,神色平静,又不似是同人亲热过的样子,便只当燕王是单靠灌酒将那蛮子灌醉的,不再追问,只点点头,又打了个喷嚏。
“这儿实在不宜细谈。
”王忠道,“臣恐怕要失态的。
” 李乾昭赞同道:“亲卫夜巡会经过此处,况且地冻风寒,请随本王到书房一叙。
” - 汇门关到底只是个关口,容不下燕王府的规制。
说是书房,其实也不过是另一个较小的营帐,位置倒是刁钻,离塞北人驻扎之处与燕王随从亲卫营帐都有着一段路程。
李乾昭带着王忠绕了些路,方遥遥见到大梁军旗曳扬的形影 倒确实是适合密谈的好地方。
帐外驻守着十几位手握长枪玄铠兵士,那是燕王麾下最负盛名的重甲军。
他们远远察觉到有人靠近,集体警戒起来,执枪喝道:“来客止步!” 李乾昭探手入怀,摸出一枚形制奇特的青铜短笛,置于唇边吹出几个短促尖锐的音调。
这是寻常笛音难以企及的,那些重甲军像是得了什么暗号似的,闻声便收了长枪,只由一百夫长上前,接过短笛辨认一番,方侧身颔首,众重甲军也纷纷行礼,为二人让路。
据传,重甲军前身乃是前朝燕城守将齐洪天私卫,称齐家军。
虽不过千余人,却是骁勇善战、忠心护主。
至大梁立国后,先帝收复燕城,分设汇门、龙脊、燕门三关,齐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