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立等可取的意思被曲解 > 引子 第九节 古今同忧

引子 第九节 古今同忧 第2页

目录
    着至圣先师画像,两侧有一幅对联: 读圣贤书明礼达用 行仁义事正己化人 里面坐着有十几个大小不一的孩子,背朝这边。

     上首居中设一长案,长案后肃然端坐着的就是刘先生。

     刘先生名望海,字弗界。

     舒文清听到这个名与字时,心里很是惊叹。

    这人要是生在清末民初,绝对合情合理。

    而现在这个时代思想意识里有通江达海气魄的人,应该绝无仅有。

     弗界先生头戴薄纱凉帽,身着圆领对襟宽袖的袍子,正伏案书写。

    似乎眼神不是太好,姿势是板正,就是脖颈夸张地后仰。

    老花没跑。

     等待是件考验性子的事。

     赵鸣本来就对见老先生兴趣不大,还让他枯坐等待。

    加上椅子太硬,左右换了好几次姿势,两瓣屁股都提意见了。

    下课却还早。

     他干脆不折磨自己了,出去院子里转转。

     院子不是很大,种了一颗桃树,一颗石榴树。

    桃已经过期了,石榴却结满枝头。

     在石榴树下看了看,果实太小,快成熟了,才乒乓球大。

     在这两棵树下,还种了两株茶花。

     刚好看到门房过来,他就随口打听茶花是什么颜色的。

    说是一颗白,一颗红。

    是先生同门从大理带回来的,可好看,可精贵了。

     赵鸣忽然脑子一抽风,就问老人有剪刀没,他借用一下。

     剪子一上手,古朴,通体暗沉,只在刃口后端有些许亮色,说明这个地方咬合频繁。

    不少地方有微细的凹坑,说明铁质不是太好。

     他二话不说,就俯身在两株茶花上各剪下一枝。

     站在身边的门房一直想制止,又不敢出声,心疼的样子连没抬头的赵鸣都感觉到了。

     “别心疼,以后我一定陪你一把崭新的。

    ” “那不敢不敢。

    ” 再在两个枝子上各取一截,就将剪刀还给门房。

    实在不想看他努力克服心疼的表情,感觉自己每一下都是剪人家手指头上。

     肯定不能讨要布条或者丝线了,现在的物资太匮乏,任何一件东西都得来艰难。

     剩下的工作用自己的匕首就行了。

     剪下的两小截用来嫁接,剩下的他带回去插枝。

     他出去找了一颗柳树,剥了一些韧性足够的树皮,搓成细绳,仔仔细细地将嫁接体包扎好。

     舒文清在里屋能看到赵鸣,没去管他。

    一边安心等待,一边静静地想着自己的事。

    有好多事要想。

     不知过了多久,后堂传来嘈杂声,还有桌椅板凳挪动的声响。

    不一会儿,学生们三三两两从后堂出来,蹦蹦跳跳如落地的麻雀一般出门去了。

     过了一会儿,刘望海从后堂出来,与舒文清见礼。

     “让尊客久等了!” 舒文清赶忙回礼。

    心里估计着刘望海身高大概一米六六左右,折算古人的说法,也就五尺六寸不到。

     “在下舒文清,前两天来此客居。

    仰慕弗界先生大名,特来拜访。

    ” “听说堡中来了几位尊客,甚是不凡。

    今日得见,果然雍容伟岸,气度超群。

    ” 古人都这么当面赞美别人吗?蛮爽! 客气了好一阵,舒文清感觉必须自己先转移话题,不然要起鸡皮疙瘩了。

     “说来,鄙人倒是和先生是同行。

    ” “哦?还没问阁下表字。

    ” 这,没有准备呀。

     “在下表字通时。

    一直身在化外,历来称名不称字。

    对华夏礼数多已生疏,所以连拜帖也没下。

    ” “不打紧,免了那些俗礼岂不更好。

    对了,三佛齐在哪里?” 又来了,就知道要再背一次书。

     舒文清介绍完,顺口就将话题转开: “这些天我们非常焦虑,对未来十分茫然,请先生给指点一二。

    ” “刚才听说通时也是教书匠,何不重操旧业?” “想请教先生一个唐突的问题,月俸多少?” “月俸八百文,米两斗,重要时节另有馈赠,外配一名仆役。

    ” 弗界先生真是坦诚,以为舒文清真要当先生,连福利都和盘托出。

     两人相谈甚欢。

    看得出来,这位弗界先生不是一个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