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空调安装 第2页
死或活的种子。
但是天气确实是越来越热。
这天他们回去,刚刚到了避难所,小木匠就直接坐在地上,用手扇着风,满脸通红:“热死我了,我怎么感觉下来了还是很热?” 确实热。
快三个月过去,现在是六月份,正是最为炎热的时候,避难所的温度已经来到了30度出头。
早上起来,乔雪君就觉得有些格外的热,看了看放在客厅的温湿度计,上面显示的温度就是27度,现在快到正午,她又往温度计那看了一眼,温度直接升到了30度。
“宿主,现在避难所气温已经升到最高值,室内温度最高为32℃,高温将持续两个月。
”系统发出提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乔雪君:“意思是两个月后,温度就会降低吗?” 系统肯定:“是的,这个月是极高温天气中温度最高的一个月,外面的温度可达54℃。
两个月后将会回落,之后外界温度会回落到45℃,地下室的温度也会回落到25℃。
” 也就是说地下只会热这两个月。
地下的温度相对稳定,一天也就四五度的变化,不像外面,正中午能到52度,晚上降低到26度,足足有二十多度的变化。
地下避难所的最高温和最低温相差都不大。
但乔雪君,王涓风和小木匠都觉得热,乔雪君还好,小木匠直接热得满脸通红,去打井水冲凉,抱怨道:“地下还是开始热起来了。
” 反倒是匡千里,一点也没听到他说热。
他还嘲讽小木匠:“这才哪到哪,等你去了外面才知道什么叫热。
” 乔雪君还去土豆地里试了试温度,如果这里有温控系统,那他们搬来田里住也不是不行。
可她来了就发现这里气温和客厅里没差别,但是土豆苗的温度确实稍微要低一点,叶片嫩绿舒展,似乎没有受到室内升温的影响。
系统提示道:“宿主,良田作物包括鸡舍和兔舍等,都有自己的温控系统,不用担心。
” 乔雪君有点遗憾,看来是占不成便宜了,所谓的良田温控是直接作用于粮食作物或者是家畜家禽的。
“也有的。
”系统说,“系统有居住的温控模块。
但是需要粮食来升级。
” 于是只能老实安装空调。
30℃不装空调也行,但其实无所谓,毕竟现在用的是太阳能发电,不用柴油,所以也算是不用白不用。
当时知道会在地下使用,所以乔雪君直接买了一体式的立式空调,没有需要挂在外墙的那种分体外机,按照安装手册,基本上组装完配件,插上电就能制冷了。
只是这种空调噪音也大。
一台空调并不足够给10人住的避难所制冷,原本如果是乔雪君一人住,她原本是打算放小卧室的,但现在有四个人,放在卧室就不合适了。
匡千里把空调组装完毕,接上了电,冷风从空调的格栅里送出来,小木匠站在了空调面前。
张开双臂猛吹冷风:“好凉爽!好舒服!” 但客厅很大,实际上的制冷效果有些大打折扣。
小木匠:“没关系,我可以做个木板隔断!老大,你都不知道,我做木匠的时候,很多房东为了把房子租给更多人,都叫我去做隔断呢!一个房间都能隔断成五个!” 王涓风发言:“我以前在外面工作,住的房子也是隔断房。
8个平方。
” 但小木匠显然没那么狠,她以空调为中心点,用了木板和当初从王涓风诊所里搬的木柜子,隔断了一个20平的小房间出来,这下冷气就足多了。
干完活儿,小木匠还道:“我晚上要在这里打地铺!” 当初王涓风的诊所里所有的家具都搬了过来,包括冰箱,但是太阳能板带不动,而且暂时也没什么需要放冰箱的,就没有插电。
但乔雪君之前还有个小小的种子箱,但那个箱子也有制冷功能,但因为小,耗电低,小木匠把箱子插上电,冻了几瓶冰水。
这几天从山上扛着大袋木头和种子回来后,都热得满头大汗,排着队先打了井水从头淋下来,降降温,这时候从箱子里把冰水拿出来,一人分一瓶,不由分说先喝一口冰水,别提多舒爽了。
乔雪君休息一会儿后,就会用空瓶子将种子分门别类保存起来,放进王涓风的医疗柜子的小角
但是天气确实是越来越热。
这天他们回去,刚刚到了避难所,小木匠就直接坐在地上,用手扇着风,满脸通红:“热死我了,我怎么感觉下来了还是很热?” 确实热。
快三个月过去,现在是六月份,正是最为炎热的时候,避难所的温度已经来到了30度出头。
早上起来,乔雪君就觉得有些格外的热,看了看放在客厅的温湿度计,上面显示的温度就是27度,现在快到正午,她又往温度计那看了一眼,温度直接升到了30度。
“宿主,现在避难所气温已经升到最高值,室内温度最高为32℃,高温将持续两个月。
”系统发出提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乔雪君:“意思是两个月后,温度就会降低吗?” 系统肯定:“是的,这个月是极高温天气中温度最高的一个月,外面的温度可达54℃。
两个月后将会回落,之后外界温度会回落到45℃,地下室的温度也会回落到25℃。
” 也就是说地下只会热这两个月。
地下的温度相对稳定,一天也就四五度的变化,不像外面,正中午能到52度,晚上降低到26度,足足有二十多度的变化。
地下避难所的最高温和最低温相差都不大。
但乔雪君,王涓风和小木匠都觉得热,乔雪君还好,小木匠直接热得满脸通红,去打井水冲凉,抱怨道:“地下还是开始热起来了。
” 反倒是匡千里,一点也没听到他说热。
他还嘲讽小木匠:“这才哪到哪,等你去了外面才知道什么叫热。
” 乔雪君还去土豆地里试了试温度,如果这里有温控系统,那他们搬来田里住也不是不行。
可她来了就发现这里气温和客厅里没差别,但是土豆苗的温度确实稍微要低一点,叶片嫩绿舒展,似乎没有受到室内升温的影响。
系统提示道:“宿主,良田作物包括鸡舍和兔舍等,都有自己的温控系统,不用担心。
” 乔雪君有点遗憾,看来是占不成便宜了,所谓的良田温控是直接作用于粮食作物或者是家畜家禽的。
“也有的。
”系统说,“系统有居住的温控模块。
但是需要粮食来升级。
” 于是只能老实安装空调。
30℃不装空调也行,但其实无所谓,毕竟现在用的是太阳能发电,不用柴油,所以也算是不用白不用。
当时知道会在地下使用,所以乔雪君直接买了一体式的立式空调,没有需要挂在外墙的那种分体外机,按照安装手册,基本上组装完配件,插上电就能制冷了。
只是这种空调噪音也大。
一台空调并不足够给10人住的避难所制冷,原本如果是乔雪君一人住,她原本是打算放小卧室的,但现在有四个人,放在卧室就不合适了。
匡千里把空调组装完毕,接上了电,冷风从空调的格栅里送出来,小木匠站在了空调面前。
张开双臂猛吹冷风:“好凉爽!好舒服!” 但客厅很大,实际上的制冷效果有些大打折扣。
小木匠:“没关系,我可以做个木板隔断!老大,你都不知道,我做木匠的时候,很多房东为了把房子租给更多人,都叫我去做隔断呢!一个房间都能隔断成五个!” 王涓风发言:“我以前在外面工作,住的房子也是隔断房。
8个平方。
” 但小木匠显然没那么狠,她以空调为中心点,用了木板和当初从王涓风诊所里搬的木柜子,隔断了一个20平的小房间出来,这下冷气就足多了。
干完活儿,小木匠还道:“我晚上要在这里打地铺!” 当初王涓风的诊所里所有的家具都搬了过来,包括冰箱,但是太阳能板带不动,而且暂时也没什么需要放冰箱的,就没有插电。
但乔雪君之前还有个小小的种子箱,但那个箱子也有制冷功能,但因为小,耗电低,小木匠把箱子插上电,冻了几瓶冰水。
这几天从山上扛着大袋木头和种子回来后,都热得满头大汗,排着队先打了井水从头淋下来,降降温,这时候从箱子里把冰水拿出来,一人分一瓶,不由分说先喝一口冰水,别提多舒爽了。
乔雪君休息一会儿后,就会用空瓶子将种子分门别类保存起来,放进王涓风的医疗柜子的小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