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节 泥炭和煤炭 第2页
在抽搐的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成功寄生后,他不知道苦笑了多少次。
“农夫山泉”,应该是这四个字。
这是一个从文明时代遗留至今的矿泉水塑料瓶。
基础成分已经分解,之所以保持这种化石残留形态估计是埋入土中位置与环境较为特殊所造成。
宿主从未对泥炭产生过兴趣。
带着说不出的感慨,天浩轻轻放下手中的泥炭。
落地瞬间与侧面另一块泥炭发生了轻微碰撞,被冻硬的黑色物质从中间裂开。
摇晃的光线从火塘那边投射过来,照亮了裂缝中间沾染了大量污渍,却保持着足够辨识程度的“知音”两个大字。
这是一本在文明时代广大人民群众中富有影响力的杂志。
整体固化的书页已经无法翻开,杂志下方有一个很深的折角,整本书已经变黑碳化,估计是原主人当做垃圾扔掉的时候,封面沾染了某种涂料,这才与覆盖物之间保留着少许空隙。
纸质部分早已分解,却残留着还算清晰的印刷体文字。
天浩在这堆泥炭面前足足翻看了十多分钟。
他面沉如水,在同彪视线看不到的位置,双手正在微微颤抖。
这根本不是想象中的煤块,而是从文明时代遗留下来的垃圾。
那是一个充满了浪费与挥霍的世界,当“塑料”这种东西被成功发明,人类也进入了自己制造的污染怪圈。
每个城市都设置有垃圾填埋场,虽(本章未完,请翻页)
成功寄生后,他不知道苦笑了多少次。
“农夫山泉”,应该是这四个字。
这是一个从文明时代遗留至今的矿泉水塑料瓶。
基础成分已经分解,之所以保持这种化石残留形态估计是埋入土中位置与环境较为特殊所造成。
宿主从未对泥炭产生过兴趣。
带着说不出的感慨,天浩轻轻放下手中的泥炭。
落地瞬间与侧面另一块泥炭发生了轻微碰撞,被冻硬的黑色物质从中间裂开。
摇晃的光线从火塘那边投射过来,照亮了裂缝中间沾染了大量污渍,却保持着足够辨识程度的“知音”两个大字。
这是一本在文明时代广大人民群众中富有影响力的杂志。
整体固化的书页已经无法翻开,杂志下方有一个很深的折角,整本书已经变黑碳化,估计是原主人当做垃圾扔掉的时候,封面沾染了某种涂料,这才与覆盖物之间保留着少许空隙。
纸质部分早已分解,却残留着还算清晰的印刷体文字。
天浩在这堆泥炭面前足足翻看了十多分钟。
他面沉如水,在同彪视线看不到的位置,双手正在微微颤抖。
这根本不是想象中的煤块,而是从文明时代遗留下来的垃圾。
那是一个充满了浪费与挥霍的世界,当“塑料”这种东西被成功发明,人类也进入了自己制造的污染怪圈。
每个城市都设置有垃圾填埋场,虽(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