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穿书七零拯救反派 > 第3章 原身沈嘉楠

第3章 原身沈嘉楠 第2页

目录
    头看他一眼,又继续清洗,“我在牛棚附近发现了一片,够你吃个十顿八顿的了。

    ” “这样啊?那就不省了。

    ” 少年不再纠结,见他将最后一根葱头洗净,便端起菜盆起身,“你休息,野葱我来拌。

    ” 话毕,他就快步跑进了厨房,顾钰笑着甩了甩手上的水渍,也跟着走了进去,见其正在拿碗拌葱,就主动上前,将桌上的罩笼揭开,随手盛了两碗稀饭,摆上筷子,这才坐在饭桌前,静静看着站在灶台前的少年做事,眸中染上了些许温柔。

     “顾哥,你稍等,马上就好。

    ” 沈嘉楠将野葱头切好放进碗里,随手扯下两个干辣椒扔到灶孔里,利用还未完全熄灭的碳火,炮制了几下,见辣椒表露有了些许焦糊,便用棍子扒拉出来,放到灶台上狠摔几下。

     将辣椒表面碳灰清理干净,这才放在手里,双掌并拢,快速揉搓成碎末儿,而后倒进壮壮野葱的碗里,加盐反复拌匀,这才端上饭桌。

     “顾哥你先吃着,我去洗个手。

    ” “不差这点时……间。

    ” 顾钰话音未落,对方就跑出了厨房,几息之后,又噔噔噔地冲了进来,在其身旁坐下。

     看他跟兔子似的跳出跳进,顾钰觉得有些好笑,抬手便将其中一碗粥,推到少年面前,“快吃吧!饿一天了。

    ” “嗯!你也吃。

    ” 沈嘉楠笑眯着眼,抬手端起碗筷,主动先给对方夹了一大筷子土豆丝,“顾哥,你快尝尝,看看味道如何?” 顾钰点头,“你做的都好吃。

    ” 这点他从不否认,沈嘉楠虽是海市来的,父母都是干部,可基本的生活技能,却都教给了对方,当然,除了种地,插秧这类的活儿。

     毕竟,两人一个是医院护士长,一个是拖拉机厂的生产主任,他们的孩子也不需要干这样的体力活。

     只是天不遂人愿,两口子虽然能干,却没遇到省心的长辈和兄弟,沈嘉楠的爷奶偏心他大伯一家,下乡的人本来是他堂哥,结果对方爷奶和大伯沈琮文,背着他们一家,一顿操作就把名字换成了沈嘉楠。

     临要出发前几天才通知一家三口,沈嘉楠父母当场气炸了,说要去找人换回来,结果两个老人撒泼赖踹地跑到大门口,睡在地上打起了滚,故意大声哭着引人围观。

     这年头,孝字为大,再说沈父正是升迁的关键时刻,万不能被人抓住把柄,懂事的沈嘉楠两相权衡,当场就应了对方要求,答应替堂哥沈嘉宝下乡。

     沈父哪舍得自己捧在手心里宠的儿子受苦,死活都不同意,最后还是沈嘉楠跪下求他,说不想因为此事,让他和妈妈的事业被毁,对方这才勉为其难的答应。

     不过,他也趁机提出了要求,让沈嘉楠爷奶和大伯一家搬出走,那群吸血水蛭哪会同意,当场就要闹起来。

     沈父也是个狠的,直接就说不同意就抱着一起死,反正他们一家三口,拉了六个人垫背,死也值得。

     说完,他拎着公文包,就要出门去找上面反映,沈琮文当场被吓得变了脸,连忙将人拉住,开口保证马上就搬,沈父这才不情不愿地倒回屋里,然后又提了个要求。

     他问父母,“爸妈,你们是想一次性要一笔养老费,还是让儿子每月给?” 两老不明所以,问他什么意思,沈父冷声回话,“一次性给,你们拿了钱,就跟大哥大嫂他们走,以后别来找我和舒兰。

     若是按月给,你们也别再来,留个地址,我每个月送过去就行,以后,我们互相不走亲戚,直到您二老死的那一天。

    ” “从峰,你,你这是要跟我们断亲?” 沈老爷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是听错了,当即激动地粗喘着大骂逆子,一副快要厥过去的模样。

     沈琮文夫妇和两个儿女,吓得连忙上前关心,又是顺气,又是倒水的,那紧张劲儿,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要准备吃席了。

     沈从峰看在眼里,却是稳坐其位,不动如山,他爹的身体,比厂里拖拉机的铁门还硬,想死起码还得再等20年看看。

     至于其妻舒兰,更是不会多言,她要不是给丈夫面子,早跟他们吵起来了,而沈嘉楠小朋友,尽得两人真传,就更不会多说什么了。

     果不其然,几人演了半天,见观众不入戏,又换了个做法折磨人,沈老爷子狮子大开口,张嘴就要小儿子一次给足5000块的养老费并一套房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从峰没说话,当场站起来,去厨房拿了把菜刀藏到身后,又快步走回客厅,在众人懵逼中,猛地剁在饭桌上,随后指着寒光闪烁地菜刀,对着瑟瑟发抖地一家子,冷嗤出声。

     “我今天话撂这儿,养老费我和沈琮文一人一出半儿,我给你们算高点儿,就按城里大部分人家的养老标准。

     一月给你们二老16块钱,一半就是8块,一年12个月,我就当你们还能活30年,总共2880元。

     我凑个整,给你们2900块,爱要不要,不要你们就只管去闹,反正我们工作没了,你们也讨不到好。

    ” “你,你这个逆子!” 沈母没想到小儿子竟然如此狠心,不讲孝道,气得破口大骂,“我怎么就生了你那么糟心玩意儿,早知道你是那么个人,我当初就该把你摁在尿桶里溺死……” “抱歉,您没机会了!” 沈从峰冷脸看着她说,“相反,你要感谢当初生了我,不然,你和爸还有沈琮文一家子来不了市里,更过不上这么舒心的日子。

     你们一个个,要钱我给钱,要工作我给安排工作,要上好学校,给安排好学校,却一天不知上进,整日打着我的招牌,在工厂和学院耀武扬威,若不是大家清楚我的为人,又有我岳家帮忙,只怕早被你们害得吃枪子儿了。

    ” 几人被他说得脸面有些挂不住,纷纷臊得脸色发红,舒兰眼中闪过讽刺,主动开口揽话,“我和从峰养了一大家子人,到头来积蓄都没两分不说,还被人冤枉不守孝道。

     咱干脆这样,我稍后去找娘家借些钱给你们,顺便找个证人过来,同大家立个字据,将原因说明,希望你们拿了钱就立马搬走,别再待在这里恶心人,毕竟,这房子是我娘家送我的嫁妆。

    ” 想想她又道,“若是不走,我就去找警察过来,让他们和大伙儿好好说说道理,大不了鱼死网破。

    ” 众人闻言,脸色皆变,终是不敢再过放肆,便答应两口子的要求。

     之后,沈老爷子拿了钱,与老伴儿,大儿一家,和沈从峰夫妇,在几个邻居的见证下签了字据,便带着行李离开了小儿子家。

     而此时,沈嘉楠下乡的时间已到,两口子抱着孩子哭个不停,最后反复交代,让儿子好好照顾自己,等他呆足一年时间,沈从峰升迁的事彻底稳了,就想办法将他弄回去。

     只是,这沈嘉楠下乡一年半了,家里倒是时常寄钱寄东西过来,可就不见他父母提回程之事,少年表面乐呵呵的,背地里却躲着哭了几次。

     而且,顾钰还发现,从前花钱大手大脚,挑食嘴馋的少年,近两个月已经在开始存钱,并试着接受他平日难以下咽的食物。

     虽然改变不大,但至少是一种努力,而正是少年这种阳光积极的面貌,深深感染了顾钰,让原本焦灼绝望的他,心中对前景也生出了一丝希望,并开始全面做起了准备。

     他收回思绪,又夸了对方一句,少年便臭屁地微抬下巴说,“我也觉得。

    ” 一点儿谦虚的模样都没有,顾钰被逗得忍不住笑出了声,随即为他夹了一筷子土豆丝和凉拌野葱,“吃吧!吃饱了早点儿休息。

    ” “嗯好!” 沈嘉楠高兴点头,继而就着两样下饭菜,将碗里的番薯玉米粥,给吃得干干净净。

     顾钰有些惊讶,“今天中午在公社没吃饱吗?” “昂!” 沈嘉南淡定回答,又自个盛了小半碗稀饭,“我想清楚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否则一旦把身体熬垮了,我别说回城,只怕小命都保不住。

    ” 他那么说,也是知道,原身挑食,平日吃饭跟猫一样,而自己今天胃口那么好,对方肯定会有疑惑,便说了那么个能够令人信服的借口。

     果不其然,顾钰听到他的话,眼中有了一丝安慰,“知道就好。

    ” 想想又道,“放心吧!以后不会让你挨饿受欺负。

    ” 他说完,便埋头狂吃起来,沈嘉楠听其言语,总觉得有些怪怪的,但很快,就被对方夹进碗里的土豆丝吸引了过去,瞬间将疑虑抛诸脑后。

     “谢谢顾哥!” 少年一边道谢,一边埋头狂吃,顾钰看他那大口扒粥的模样,眼底笑意又深了几分,继而端着饭碗喝粥,不再发言。

     吃过饭后,天也渐渐暗了下来,顾钰点了把葵花杆(以前农村照明用的),交代沈嘉楠关好门,在家休息,他要去牛棚那边走走。

     少年一听,便知这人又要去看那几位老人了,就没多言,只是让其稍等,随即冲进屋里,找了自己的一个铝制饭盒,转而去了厨房,将盆里还剩的番薯玉米粥,通通盛进饭盒,随之递给对方。

     “只有小半盒了,但也能让他们甜甜嘴。

    你送去的时候注意点儿,让他们赶紧分吃了,就将饭盒拿回来。

    ” 顾钰闻言,那握住饭盒的手指,不自觉地用力收紧,指腹渐渐泛白,与之摩擦出细微的“噗噗”声,“好。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少年弯了弯眉眼,“去吧!” “嗯!” 顾钰应了一声,便迈步出了院门,沈嘉楠紧跟其后,一同走出院子,直到看着对方顺利下到山脚,才转身返回院中,将门关上。

     随即进屋将两人今日换下来的衣服,通通端到泉眼边搓洗干净,顺手搭在墙角竹竿上晾好,这才放松地扩了扩胸,一边往屋里走,一边想着接下来的安排。

     既然穿到了那么个糟心的脑残小说里来,他就不能坐以待毙,沈嘉楠从来没想过害人,但也不会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一本破书和两个疯子摆布。

     他若不早做准备,赵建国和蒋红梅一旦和好,遭殃的就是他和顾钰,那可是要老命的事,不能儿戏。

     ———— 顾钰离开乱石堆,径自左转走向村尾方向,大队的牛棚,在村尾芦苇荡对面的空地上,紧挨着大山,建在这里的原因,也是因为四处没好路。

     若是有人偷盗牲口,除非翻过陡峭的连绵大山,或是开船渡河到对面去,否则就只能穿过村子,走大道离开,但这样一来,偷盗者就很容易被人发现,相当于是自寻死路。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红旗公社这些年接收了不少被批dou下放的特殊人员,这样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令人头疼的主。

     公社干部既怕他们不服管教,想着逃跑,又担心他们说些不好的言论,影响乡亲思想。

     考虑再三后,便将牛棚建在此处,并把他们安排过来做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