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江承锦全文 > 第27章

第27章 第2页

目录
    以剿匪的名义,下令错杀数百个无辜百姓;而如今推行新政,本意为百姓谋取福利,却逐渐演变成官员向农民借高利贷,导致民不聊生、民怨冲天。

    如今受命于帝,徐承修务必尽快前往当地调查真相,将妤锦丢在那昏暗的地下密室之中看护杀手。

     当年蛮族暴动之地,在那东边蛮荒方向。

    派阿超将妤锦关起来的徐承修连夜带上随从侍卫,往那东边方向赶路,直到路过汴州那江妤锦的家乡,远远望见屋檐下匾额中江府两个大字,在日光照射有些闪闪发光。

     徐承修不由得忆起那晚,以送江妤锦回家为由诓她到密室关起来的情形,也不知此时此刻她可有在思念亲人。

     马车刚驶过江府大门,阿超便已追上,对徐承修汇报江妤锦之事一切妥当。

    才一说完便见前方有人身穿白色丧服哭丧,可路过之人竟无一理会,只是匆匆走过,连一眼都不敢多看。

    阿超只觉这不过是百姓琐事,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并不值得为此停留,便劝徐承修赶路为宜。

     阿超走在前方,欲为徐承修赶开马车前行的障碍,却不想那身穿丧服的老大爷忽然扑通跪地,神情怆然,泪流满面,“求徐大人为我秦家主持公道啊!” 久仰徐承修尊姓大名,在那朝堂之上皇帝信任、太后喜爱、百官敬畏,即便再权势滔天之人也无一不对其礼让三分。

    如今帝令在身,犹如皇帝亲临;位高权重之身,爱民如子之仁,对爱子枉死、喊冤无门的秦家人而言,等同于被老天赐下唯一的救命稻草。

     阿超愕然,未曾有人在路上拦截大人跪求主持公道,疑惑问道:“既有冤情,为何不前往地方衙门击鼓鸣冤,而选择在路上公然拦截徐大人?” “实不相瞒,我叫秦鉴,我儿秦赏在大婚当天被一封《悔婚书》恐吓致死,我曾在那官府衙门前击鼓诉冤,可县令一听我状告之人,便立即将我拒之门外;直到我反复坚持数十余次,县令才愿准我踏入那公堂之上,最终竟以我儿重疾而死为由草草结案!之后因此番上公堂之事,回到家中竟被人以全家性命威胁从此不得再上状纸,自那以后,我不敢再往衙门踏近半步,唯恐我家夫人和那剩下的唯一女儿惨遭他人毒手!” 秦老爷子继续讲:“久闻徐大人仁心仁德、体恤民情,此番前来汴州便是为民情而来,我秦家的冤情实在无处可伸,唯有抓住如此时机向大人求情!” 老爷子面相温和如玉,书卷气还能在脸上铺展弥漫,即便老泪纵横也丝毫不掩文质之仪,极易看出其大有可能来自书香门第。

    徐承修疑惑,虽不曾与之谋面,但此番求助又岂能就此坐视不理,便问道:“你状告了何人?” 听出徐承修愿意帮忙,秦老爷子感动不已,急忙托出,“状告之人是江府二奶奶。

    前不久江家派人上我秦府,说江家大小姐甚是喜欢我儿所写的诗词,仰慕我儿才气横溢,甚至已到思念成疾的地步,希望与我秦家尽快喜结连理;当时我儿身患重疾急需冲喜,且江府对我秦家而言本就高不可攀,有此机会自然抓住,便连夜向那江府赶路送上聘礼,三日内便成婚;可万万想不到大婚当天,江府二奶奶竟派人传来一封悔婚书,名为悔婚书实却为恐吓信,上面写着‘速将新娘抬回不得有误,如有不从立即斩杀全家!’” 听完此言,阿超一脸错愕:此人所指的江家大小姐,正是现下被关在密室里的江妤锦?怎会如此,江妤锦竟与他人成过亲?? 不仅阿超震惊,连同徐承修脸上,也闪过那似有似无的愕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