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正值重阳节这里山清水秀什么什么风清气爽 > 120回:刘备盛情留张松 张松献图劝入川

120回:刘备盛情留张松 张松献图劝入川

目录
    第二天,张松用完早餐后便上马启程。

    没走出三五里地,只见前方一簇人马浩浩荡荡而来。

    为首的正是刘备,身旁伴着诸葛亮与庞统,竟是亲自前来迎接。

    刘备远远瞧见张松,早早便翻身下马,伫立等候。

    张松见状,也急忙下马,上前与刘备相见。

     刘备满脸热忱,言辞恳切地说道:“张大夫,我可是久仰您的大名,如雷贯耳啊!只恨山川阻隔,一直无缘聆听您的教诲。

    今日听闻您从许都归来,我特意前来迎接。

    若您不嫌弃,能否到我这荆州小住些时日,也好让我倾诉一番对您的仰慕之情,那可真是我莫大的荣幸!”张松听了,心中大喜,当即与刘备一同上马,并肩入城。

     到了府中,众人依礼而行,宾主依次落座,随后便设宴款待张松。

    在宴饮过程中,刘备只是与张松闲聊家常,对西川之事只字不提。

    张松忍不住出言试探:“皇叔如今镇守荆州,还掌管着几个郡呢?”诸葛亮接过话茬回答道:“荆州是向东吴暂借的,他们时常派人来讨要。

    只因我家主公是东吴女婿,所以暂且在此安身。

    ”张松又说:“东吴坐拥六郡八十一州,百姓富足,国家强盛,竟然还不知足吗?”庞统接口道:“我家主公身为汉朝皇叔,反倒连个稳固的州郡都难以占据;而其他那些人,都是汉朝的乱臣贼子,却依仗武力肆意强占土地,有识之士对此怎能不感到义愤填膺。

    ”刘备赶忙说道:“二位莫要再说了,我有何德何能,岂敢有过多奢望。

    ”张松却道:“话可不能这么讲。

    明公您身为汉室宗亲,仁义之名传遍四海。

    莫说占据区区州郡,即便继承正统,登上皇位,那也是当之无愧。

    ”刘备拱手致谢,谦逊地回应:“您过奖了,我实在不敢当!” 此后,刘备一连留张松饮宴三日,始终未曾提及西川之事。

    待张松告辞之时,刘备在十里长亭摆下送行宴。

    刘备举起酒杯,满怀感慨地对张松说:“承蒙大夫这几日的陪伴,今日这一分别,真不知何时才能再次聆听您的教诲。

    ”说罢,不禁潸然泪下。

    张松暗自思忖:“刘备如此宽厚仁爱,礼贤下士,我怎能错过这样的明主?不如劝他谋取西川。

    ”于是开口道:“我也渴望能长久侍奉在您身边,只可惜一直没寻得机会。

    我看这荆州,东边有孙权如猛虎般觊觎,北边有曹操时刻想将其吞并,实在不是个能长久安身的地方。

    ”刘备叹了口气说:“我又何尝不知,只是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安身之所。

    ”张松赶忙说道:“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百姓富足,有才能的人长久以来都仰慕皇叔您的德行。

    若您能率领荆襄之众,向西进军,霸业可成,汉室亦可复兴。

    ”刘备面露犹豫之色,说道:“我怎敢有如此想法?刘益州同样是皇室宗亲,且在蜀中施恩已久,我若攻打他,恐怕会遭天下人诟病。

    ”张松接着劝道:“我绝非是为了荣华富贵而出卖主公。

    今日有幸得见明公,不敢不坦诚相告。

    刘季玉虽占据益州,但他生性昏庸懦弱,不能任用贤能之人;加之张鲁在北面虎视眈眈,时常侵扰。

    如今益州人心涣散,众人皆盼着有一位贤明的主公。

    我本打算投靠曹操,怎奈那曹操傲慢无礼,轻视贤能之士,所以才转而来投奔您。

    明公您若先夺取西川作为根基,再向北图谋汉中,进而收复中原,匡扶汉室,那将是名垂青史的不世之功。

    倘若您真有谋取西川之意,我愿竭尽全力,为您充当内应。

    不知您意下如何?”刘备感激地说:“您的一番好意,我心领了。

    只是刘季玉与我同宗,我实在不忍心对他下手。

    ”张松着急地说:“大丈夫在世,应当努力建功立业,抓住时机。

    若此时不夺取西川,一旦被他人抢占先机,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刘备又说:“我听闻蜀道崎岖难行,千山万水,道路艰险,车辆难以并行,马匹也无法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