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黑衣宰相:一念佛心,一念杀心 第2页
他们常年为皇帝做事,可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皇帝开始让汉王,接触政务了? 难道吃一顿饭之后,皇帝开始对太子不满了?? 大明,要变天了??? ………… ………… 鸡鸣寺。
“大师,先前削藩的法子,不可行。
” 朱棣与一个身穿黑衣的僧人相对而坐。
这个僧人三角眼,形如病虎。
他本是和尚,却不专心念经,一心鼓动藩王造反,最后辅佐藩王夺得帝位。
功成名就后,却又不贪图富贵。
入朝做宰相,出朝做和尚。
此人就是道衍和尚,后被朱棣赐名姚广孝。
姚广孝虽为僧人,但志向却不在林下,而在庙堂。
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挑选高僧陪侍诸王,为他们诵经祝福,姚广孝位列其中。
当僧人与众藩王见面,燕王朱棣经过姚广孝身边时,姚广孝低声对朱棣说: “王爷,您若肯选我,我送你一顶白帽子。
” 王爷戴白帽,那就是“皇”。
朱棣一听,大为惊奇。
便奏请让姚广孝跟随自己。
到北平后, 姚广孝住持庆寿寺,常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
朱棣起兵前夕,突有暴风雨来袭,将王府的檐瓦吹落在地。
这乃是不祥之兆。
朱棣当时脸色大变,心中没底。
姚广孝却道:“吉兆!自古飞龙在天,必有风雨相从。
王府的青瓦堕地,这预示着殿下要用上皇帝的黄瓦了。
” 朱棣听后大喜,这才信心满满的起兵。
“靖难之役”,姚广孝起兵初期给朱棣举荐人才、训练兵马。
战争过程屡出奇计。
提出了“毋下城邑,疾趋京师”的决定性战略。
最终姚广孝兑现了当初‘送给朱棣一顶白帽子’的承诺。
朱棣顺利攻入南京,登基称帝。
奉天靖难的功劳,姚广孝当之无愧的第一。
朱棣即位后,与姚广孝交谈时,为表示尊重,称他为大师,而不叫他的名字。
姚广孝功成名就后,仍不改平时作风,早晨穿上朝服上朝,晚上回到寺庙,穿上黑色僧衣。
姚广孝就是这么另类。
可朱棣却极为信任他,任何国家大事都与他相商。
就好比这一次, 有关大明国运这么大的问题时,想到的并不是召见朝中文臣,而是找姚广孝,想让他拿一个主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姚广孝眉头微皱,他知道先前和
皇帝开始让汉王,接触政务了? 难道吃一顿饭之后,皇帝开始对太子不满了?? 大明,要变天了??? ………… ………… 鸡鸣寺。
“大师,先前削藩的法子,不可行。
” 朱棣与一个身穿黑衣的僧人相对而坐。
这个僧人三角眼,形如病虎。
他本是和尚,却不专心念经,一心鼓动藩王造反,最后辅佐藩王夺得帝位。
功成名就后,却又不贪图富贵。
入朝做宰相,出朝做和尚。
此人就是道衍和尚,后被朱棣赐名姚广孝。
姚广孝虽为僧人,但志向却不在林下,而在庙堂。
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挑选高僧陪侍诸王,为他们诵经祝福,姚广孝位列其中。
当僧人与众藩王见面,燕王朱棣经过姚广孝身边时,姚广孝低声对朱棣说: “王爷,您若肯选我,我送你一顶白帽子。
” 王爷戴白帽,那就是“皇”。
朱棣一听,大为惊奇。
便奏请让姚广孝跟随自己。
到北平后, 姚广孝住持庆寿寺,常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
朱棣起兵前夕,突有暴风雨来袭,将王府的檐瓦吹落在地。
这乃是不祥之兆。
朱棣当时脸色大变,心中没底。
姚广孝却道:“吉兆!自古飞龙在天,必有风雨相从。
王府的青瓦堕地,这预示着殿下要用上皇帝的黄瓦了。
” 朱棣听后大喜,这才信心满满的起兵。
“靖难之役”,姚广孝起兵初期给朱棣举荐人才、训练兵马。
战争过程屡出奇计。
提出了“毋下城邑,疾趋京师”的决定性战略。
最终姚广孝兑现了当初‘送给朱棣一顶白帽子’的承诺。
朱棣顺利攻入南京,登基称帝。
奉天靖难的功劳,姚广孝当之无愧的第一。
朱棣即位后,与姚广孝交谈时,为表示尊重,称他为大师,而不叫他的名字。
姚广孝功成名就后,仍不改平时作风,早晨穿上朝服上朝,晚上回到寺庙,穿上黑色僧衣。
姚广孝就是这么另类。
可朱棣却极为信任他,任何国家大事都与他相商。
就好比这一次, 有关大明国运这么大的问题时,想到的并不是召见朝中文臣,而是找姚广孝,想让他拿一个主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姚广孝眉头微皱,他知道先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