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等到他终于用尽了自己所有的精神与力气,再无法向前一步时,他也终于相信----太阳不会再回来了。
太阳已经将他抛弃,去照耀其他的世界,而没有太阳,他再也无法启程,只能在黑暗的世界之中一直徘徊。
小人的天性是自由,而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近乎是囚笼。
最后,他摸索着爬上高高的悬崖,想要一跃而下,彻底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跳下去了。
在极速的下坠之中,他没有迎来想象中的粉身碎骨。
他被悬崖下一片茂密的森林接住了,因此没有死去。
繁茂的枝叶密密地交叉,织在一起,像一张不是十分柔软、但非常安全的床将小人的身体包裹。
他躺了很久,才又重新爬起来。
这座森林使小人感到很熟悉,他左顾右盼,一边慢慢地走,一边到处嗅嗅。
虽然周围仍旧一片黑暗,随着时间流逝,他再次确定,这座森林就是他在启程之初穿过的那片森林,在他穿过森林之前,正好是太阳升起的时候。
想到这里,他跑了起来。
按理来说,在黑暗之中奔跑,他一定会摔倒。
但森林好像在给他指引,在他奔跑的方向中,既没有任何横亘的树根来绊倒他,也没有交叉的树枝阻挡它。
在他要停下来歇一口气的时候,只要他一伸手,便可以扶住高大的树干;当天空下雨时,他可以蜷缩到温暖的树洞之中,等待雨停。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这片森林比他第一次穿过时要更加茂盛高大。
因为在他第一次到来的时候,这里有很多枯树,森林封闭了自己,所以没有任何阳光可以照进来。
那个时候,小人刚从日出的地方来到这里,他看到这里昏暗、寂静,于是拍遍了每一棵树干,告诉它们,太阳并不可怕,要不要放下成见,尝试一下。
他并不知道森林是否理解了他的话,但从现在森林的茂盛看来,它应该尝试了一些新的方法,将自己从封闭之中解放了出来。
这种想法让他又有了一些希望----太阳曾照耀这里,它或许不会永远离去。
森林的意志一直在帮助他找到出口,直到最后,他来到出口前的最后一步。
这是倒数第二个画面,小人站在黑暗的末端,白色的、弯弯扭扭的笔画勾勒出他的身体,他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踏出了最后一步。
最后一幅画大概是小人在故事的结局所看到的景象,那是一张空白的画面,或许它代表着光明,或许代表着一个开放性的终章。
当郑千玉向林静松阐述这16幅画的所有主题和小人所经历的全部故事脉络时,林静松对结局有一些小的异议。
在他逻辑严谨、缺少幻想且实事求是的人生之中,他对尚未到来的事情不
太阳已经将他抛弃,去照耀其他的世界,而没有太阳,他再也无法启程,只能在黑暗的世界之中一直徘徊。
小人的天性是自由,而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近乎是囚笼。
最后,他摸索着爬上高高的悬崖,想要一跃而下,彻底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跳下去了。
在极速的下坠之中,他没有迎来想象中的粉身碎骨。
他被悬崖下一片茂密的森林接住了,因此没有死去。
繁茂的枝叶密密地交叉,织在一起,像一张不是十分柔软、但非常安全的床将小人的身体包裹。
他躺了很久,才又重新爬起来。
这座森林使小人感到很熟悉,他左顾右盼,一边慢慢地走,一边到处嗅嗅。
虽然周围仍旧一片黑暗,随着时间流逝,他再次确定,这座森林就是他在启程之初穿过的那片森林,在他穿过森林之前,正好是太阳升起的时候。
想到这里,他跑了起来。
按理来说,在黑暗之中奔跑,他一定会摔倒。
但森林好像在给他指引,在他奔跑的方向中,既没有任何横亘的树根来绊倒他,也没有交叉的树枝阻挡它。
在他要停下来歇一口气的时候,只要他一伸手,便可以扶住高大的树干;当天空下雨时,他可以蜷缩到温暖的树洞之中,等待雨停。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这片森林比他第一次穿过时要更加茂盛高大。
因为在他第一次到来的时候,这里有很多枯树,森林封闭了自己,所以没有任何阳光可以照进来。
那个时候,小人刚从日出的地方来到这里,他看到这里昏暗、寂静,于是拍遍了每一棵树干,告诉它们,太阳并不可怕,要不要放下成见,尝试一下。
他并不知道森林是否理解了他的话,但从现在森林的茂盛看来,它应该尝试了一些新的方法,将自己从封闭之中解放了出来。
这种想法让他又有了一些希望----太阳曾照耀这里,它或许不会永远离去。
森林的意志一直在帮助他找到出口,直到最后,他来到出口前的最后一步。
这是倒数第二个画面,小人站在黑暗的末端,白色的、弯弯扭扭的笔画勾勒出他的身体,他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踏出了最后一步。
最后一幅画大概是小人在故事的结局所看到的景象,那是一张空白的画面,或许它代表着光明,或许代表着一个开放性的终章。
当郑千玉向林静松阐述这16幅画的所有主题和小人所经历的全部故事脉络时,林静松对结局有一些小的异议。
在他逻辑严谨、缺少幻想且实事求是的人生之中,他对尚未到来的事情不